第十版诊疗方案有哪些调整?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热点问题

■ 新华社记者 顾天成 李恒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1月6日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第十版诊疗方案有哪些调整?如何做好诊疗“关口前移”和重症患者救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相关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新版方案按照“乙类乙管”进行优化完善

“第十版诊疗方案的核心理念是对新冠病毒感染按照常规‘乙类乙管’传染病管理方式进行病人管理和救治。”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说,一是在收治措施方面,不再要求病例进行集中隔离治疗;二是出院标准中不再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另外,方案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措施、技术手段。

郭燕红介绍,方案主要从四个方面借鉴我国三年来临床救治的经验进行优化。一是强化“关口前移”,对轻症病例也早期介入,加强对症和支持治疗,防止轻症转为重症;二是进一步规范重症患者诊疗,完善相关预警指标;三是坚持中西医结合;四是强化新冠病毒感染与基础性疾病共治理念,通过多学科会诊,促进患者全面恢复健康。

高危人群判定标准优化后更符合临床实际

“目前,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总体致病力下降,但仍有一部分有基础病、没有打疫苗、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容易出现重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为了更好指导临床实践,第十版诊疗方案将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例定义为由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症病例。

方案将重型和危重型高危人群判定年龄标准从大于60岁调整为大于65岁。王贵强表示,这是因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65岁以上患有基础病、没有打疫苗的人群重症化和危重症比例更高。但不管是大于60岁还是65岁,伴有基础病的、没有打疫苗的老年人都需要进行早期干预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转送上级医院进行救治。

实施“关口前移”重在基层 增强中医药对重症救治针对性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实施“关口前移”防治策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我国疫情防控的独特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贾忠武说,在重症、危重症救治中,中医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在第十版诊疗方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方案通过增加“随症用药”方法,增强对重症救治的针对性,同时,提出较为完整的儿童中医药治疗方案,明确了轻型、中型患儿的中医证型,给出了相应的中药处方和儿童服药方法。据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2023-01-11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热点问题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4110.html 1 第十版诊疗方案有哪些调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