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零件、总成生产到整车制造
中力公司“智”启新征程
本报讯 (记者 夏旭光) “2010年,澳凯轴承配套吉利、一汽、比亚迪等国内自主品牌车企;2015年,澳航轴承走出国门配套欧美及东南亚车企;如今,中力汽车的中美合资生产车桥总成项目开启了与国际汽车巨头的合作……13年来,我们真正实现了从零件生产到部件制造,再到车桥总成‘智造’的华丽转身,为下一步生产整车奠定了坚实基础。到2025年,我们将实现整车定制生产。”1月10日,在山东中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看到一根根如同杠铃般的车桥从生产线上滑出,总经理陈青松笑着说。
汽车车桥(又称车轴)通过悬架与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连接,其两端安装车轮。车桥的作用是承受汽车的载荷,维持汽车在道路上正常行驶。山东中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年产50万套商用车车桥总成项目是省重大项目,也是轴承产业的延链项目,由美国RTK科技公司和临清市新澳轴承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是临清市首个中美合资项目。该项目2022年8月正式投产以来,产品全部销往美国市场,已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
车轴总成产品精度高,除了对硬件设施有严格要求,其对人才网络、技术创新、生产技术、生产工艺、设备调试、产品开发、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也有高标准要求。该项目引进了美国先进的管理理念及质量管控体系,采用数字化工厂、智能化生产线等先进技术方案,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及控制,缩短从设计到生产的转化时间;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自动化联线生产模式,通过数据采集分析、流程模式匹配、资源在线优化,构成多层次数字化闭环工艺体系,成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模范标杆。
技术是命脉,创新是灵魂。中力公司和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强强联合,广招人才,组建30人的研发小组,定向开发出“综合试验机平台”,可以对轮毂轴承的各项性能进行试验,并开创“技术参数评价系统”,选取最优技术参数作为生产依据,实现高端商用车车桥的自我研发。在此过程中,先后获得了2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3项发明专利,自主研发的5款车轴顺利通过加拿大标准协会的权威认证,成为全球同行业中获此认证的3家企业之一,并签约美国森林河、索尔等高端房车公司,成为其独家车轴制造商。目前,该项目已启动了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建设,全面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商用车桥总成项目产品由65个零部件组成,涉及36家供应企业,原材料全部源自省内,其中过半原材料由聊城区域内企业供应,未来3年将全部实现自主生产和本地配套,可有力带动本地关联企业做大做强。”陈青松说,公司计划联合区域内优秀企业与美方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深入合作,进一步推动轴承产业国际交流,提升聊城轴承产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进地区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再上一个新台阶。
陈青松介绍,该项目的建设将打破外国对高标准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垄断,有效拉动上下游产业投资,实现对美国高端商用车车桥的出口,填补山东省高端汽车零部件出口的空白,在当地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集聚效应。
目前,中力公司已成为美国森林河、索尔等全球高端房车公司的独家车轴制造企业,仅两家企业2023年订单就包含18万根车轴、10万套零部件,合同额2.5亿元。预计2024年,公司可生产30万根车轴,销售收入5亿元;2025年全部达产后产值突破10亿元,真正实现连续三年翻番。同时该企业已与美国公司达成初步意向,计划2025年在临清建设房车整车生产制造基地,向打造百亿级车企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