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出农家新生活
——冠县做好农村厕所革命后半篇文章
■ 本报通讯员 马雪
小厕所、大民生,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为巩固农村改厕成果,保证改后厕所“有人管、用得住、管得好”,冠县全方位提升卫生厕所的使用率和群众满意度,做好农村厕所革命后半篇文章,助力乡村振兴。
智能化管护
群众使用更方便
“你好,我们家厕所的粪污满了,今天过来抽一下吧。”1月6日,冠县兰沃乡西张庄村村民王保超发现自己家的厕所很快就要满了,拿起手机拨打了厕所门口“改厕标识牌”上面的服务电话。不到半个小时,清运服务人员就开着吸污车到达了王保超家中。
小厕所关系着大民生。为重点解决“有人建、无人管”问题,冠县投入1775万元,委托威海格润环保公司为全县农厕后续管护提供一站式服务,搭建“一条龙”改厕智能化管护平台,建立厕具维修服务体系和粪污清运服务体系。在每家每户厕所门前悬挂改厕标识牌,写明报抽电话和报修电话,群众有需要,一个电话就能上门服务。
提升软硬件
群众满意度更高
“农村改厕的关键是调动群众使用的积极性。”冠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学广说。为进一步解决农村改厕存在的问题,冠县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针对压力水桶、厕屋、便池、排气管等6个方面进行逐户摸排,填写《户厕问题摸排情况表》,做到“一户一表、一村一册”。
针对以往群众反映较多的雨天落水、夏天多蝇、冬天易冻等问题,2022年,冠县整合资金687万元,专项用于搭建厕顶、安装厕门、加装保温设施,分批有序地改造提升。
针对以往付费抽厕,致使群众积极性不高,甚至农户自行清掏、粪污随意乱倒,改后农厕弃之不用的问题,冠县统筹整合省级奖补资金392万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专业粪液抽取公司,对全县所有改厕户实施每年免费抽取服务2次。免费抽厕实施以来,全县改厕户每月报抽数量9000户左右,是原来月均2000户的4.5倍,农户报抽率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针对老人如厕难问题,冠县为全县2177户60岁以上老人免费安装坐便器和冲水箱等设备,有效解决了压力水桶不好用的问题。同时,积极推广一体化装配式厕所,免费为全县脱贫享受政策户进行安装,目前已安装392处。
无害化处理
循环利用更有效
“用了这个液态肥,大棚的黄瓜不仅瓜秧旺,而且长得又直又好,颜色也更绿。”1月8日,冠县烟庄街道五岔路村黄瓜种植户安晓红第一次使用液态肥后很是满意,她说,“使用液态肥后的黄瓜在产量上一茬能增产二三百斤不说,价格还高,以后还要继续用”。
为实现粪污循环利用,冠县将18个乡镇(街道)按照“区域就近、人口相对聚集”的原则,建设处理能力300立方米的无害化处理站7处。采用“生物菌种+好氧生化”工艺,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和生化处理,经过5至7天处理过程,灭除病菌虫卵等有害物质,将粪污加工转化为液态有机肥。
该县结合自身果蔬大县的实际,设置小麦、蔬菜、果树等5类液态有机肥农林作物试验基地,实现了粪污及时有效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