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民俗“火”孙庄

■ 本报通讯员 赵永斌 王保文

传统的木刻版画、栩栩如生的麦秆画、鬼斧神工的根雕艺术……1月25日,农历正月初四,在高唐县三十里铺镇孙庄村非遗民俗文化产品展览大厅里,十多种非遗产品集中亮相,吸引了众多回家过年或探亲观光客的目光。

孙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廷刚介绍,“禅石民俗手艺合作社”以非遗民俗唱“主角”,大力实施“文化兴村”推进乡村振兴,收获显著效果,仅今年春节期间非遗民俗文化产品营销额就达数十万元,年前库存产品即将售罄。“家乡的非遗民俗文化产品饶有特色,送给远在他乡的朋友作礼品一定特受喜欢,我这次准备多采购些带回去。”回家探亲的孙女士说。

一幅朴素的木刻版画唤起了来自江苏南京孙玉菊的儿时记忆,让她久久不舍离去。画面上,一位慈祥的母亲轻抚小女孩入睡,眼里含着万般的柔情。这幅木刻版画的作者是70岁非遗传承人刘青田。刘青田师承著名版画家程辛木,效仿古风又不拘泥一格,善于传情而且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非遗“麦秆画”,古朴各异、栩栩如生,备受观众青睐。“一幅麦秆画大体上分成选料、制图、构图、熨烫等环节,加工过程十分繁杂。”麦秆画传承人李志海说。

李志海介绍,他把麦秸画的制作过程分解成12道工序,每道工序就是一个就业岗位,通过传帮带,他已带起一支20余人的麦秆画专业创作团队。麦秆画产品线上线下都格外畅销,截至目前,孙庄村集体收入的60%得益于麦秆画文化产品营销。

高唐县是国画大师李苦禅和山水画奇才孙大石的故里。近年来,高唐三十里铺镇孙庄村在党建引领下积极创新乡村振兴思路,主打“文化兴村”战略。孙庄村乘势成立了禅石民俗手艺合作社,组建了以传统书画和非遗民俗手艺为主的创作团体,通过整合文化、人才等多方资源,大力开展“手艺新农村”非遗公益培训,积极探索文化惠民和富民强村新路径,非遗民俗文化艺术产业方兴未艾。

为将非遗民俗文化艺术产业做大做强,孙庄村以禅石合作社为载体,汇集麦秆画、剪纸、根雕、葫芦烫画等10余种民俗工艺,实行“合作社+民间艺术家协会+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种植、加工、销售、文创“一条龙”产业链。王廷刚介绍,目前,孙庄村已培养40余名特色产业工人,非遗民俗文化产品畅销四方,集体收入年增20余万元。

据了解,高唐县积极探索建立非遗保护和传承机制,大力建设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馆和文化产业,组织非遗项目传承人志愿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发挥非遗人才“传帮带”作用,为非遗传承搭建工艺培训平台,不断壮大人才队伍,促使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2023-01-3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4672.html 1 非遗民俗“火”孙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