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塞进后备厢

■ 本报记者 吕晓磊

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上午8时,吃完早饭的白静与父母告别。“爸,妈,别带了,路上有服务区可以吃饭。”从山东莘县到江苏南京,需要七八个小时的车程,白静的父母怕她路上饿,硬是要把煮好的饺子放在保温桶里给她带着。拗不过父母,白静接过保温桶放到车里,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桶饺子,更是父母的爱。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回家过年的人陆续踏上返程之路,每年这时,网友们总会开晒被父母塞得满满当当的后备厢。白静觉得,她的后备厢能胜过很多人。“100斤面、2桶油,还有妈妈腌的豆豉、包的包子,家里的馒头、大葱、玉米面窝头,新做的棉被子,俺妈甚至把卷纸都给我买了。”白静说,每次从老家返程,父母不光把她的后备厢装满,后座上也塞得满满当当。“猪蹄子、肘子,过年期间亲戚来拜年给老人带的烧鸡、牛奶、八宝粥、鸡蛋、坚果……我妈这是把整个家都给我塞到后备厢了。”知道白静平时喜欢做饭,妈妈甚至把大蒜和盐都给她塞进了后备厢。白静笑言,妈妈总是怪她的车后备厢太小了,但她觉得,她就算开辆中巴车回来,父母也一定能给她塞满。

白静是南京一所高校的老师,平时工作比较忙,加上孩子比较小,基本都是每年的国庆节或者春节才能回家。因为疫情原因,已经两年没回家的她这次并没有特意给父母买什么,只是包了个红包。可白静离家前,她爸妈却准备了好几天,“藕盒、酥肉放进去,绿豆丸子、咸鸭蛋也带着,还有花糕……”父母相互提醒着,不光把家里的东西往她车里塞,还特地去集上买了女婿爱喝的纯粮食酒,恨不得把吃的、用的、穿的全都给白静带上。

虽然很多东西,南京的超市也能买得到,但白静总是执拗地觉得,老家种的菜炒出来香,水果吃着甜,棉花被盖着暖,因为那是老家和妈妈的味道。“每次都是把返程的日期推了又推,推到实在不能再推了才走。”白静感叹,父母沉甸甸的爱让她有种把家背在了身上的感觉,既温暖又内疚,但也让她对老家更恋恋不舍。

当日下午5时,白静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8个多小时,到南京了,开始想家。”

2023-02-07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5052.html 1 把“家”塞进后备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