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虎书法作品鉴赏
张耀虎
山东聊城人。美术学博士。学士、硕士、博士皆为书法专业,分别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为李一先生。执教于西安美术学院书法系,书法专业教师。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参与编写《中国书法全集·沈曾植王蘧常朱复戡卷》(任副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22年出版),著有《字书绝学 章草圭臬——〈急就章〉草法考订》(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80余万字)。在《中国书法》《美术观察》及其他专业刊物发表作品、文章30余幅(篇)。研习书法之余,偶作旧体诗,辑有《若邨诗稿》数卷。2022年8月在荣宝斋(呼和浩特)举办“笔虎横秋——张耀虎书法展”。
感悟
从有形之学到无形之学
■ 张耀虎
《韩非子·喻老》言:“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形久之物,族必起于少。”尘间万事万物,皆起于微末,如积土成丘,积流成海,此谓有形之实。实之久,致广大,以至大虚之境。虚者,不拘泥一家一言,一门一派,是谓无形者也。
余学书近三十年,少时凭翰墨一技,得名乡里。彼时醉心书道之形,小有所得,便意气飞扬。临古碑,直得肖形;仿旧帖,无关神韵。往往得形,而忘乎所以。碑帖频翻书脊断,砚海凿冰呵冻书;直追圣贤皆笔下,只信万法在轻熟。如此十数载,可谓经眼古来法帖,摩挲笔意堂奥。汇诸法,集古字,游走汉魏,穿行隋唐。如此种种,小获浮名。一言蔽之,徒有书道之皮毛,奈何神髓所未至。
离乡辞别鲁西,负笈西游长安。工大读学士,美院读硕士,自以为于书一道已谓专深,然常惑笔墨不能自由,心手未得畅快,何以如此?龂龂计较翰墨之有形,得乎势,皆谓小道耳。自视学养浅薄,纵是学书有年,然距大道之门却有十万八千之遥。有此反思,遂北上走京华,因缘入李门。博士初学,作诗铭记,曾有《秋日寓京求学有感呈李一夫子教正》一诗,诗曰:“蛚蛩长夜吟,游子动秋深。卧榻眠难久,思怀寒更沉。忆昔十八岁,及第走三秦。彻晓书中乐,浮名笔底寻。授徒知翰墨,独自写晨昏。欢戚存真我,得失在寸心。岌岌凌绝顶,碌碌负红尘。蜗居宿京巷,问学谒李门。同年多雅士,鸿硕遍名人。今日闻通史,明朝览圣文。业精勤岁月,博涉养青春。弹指韶华逝,回眸往事陈。及时当勉励,不枉百年身。”诗状求学之快意,亦多自勉之切切。
京华读博三载,忽遭肺疫肆虐全球。疫情虽不休,学业未敢断;通晓常作书,治学亦达旦。校读古籍每独处,游走古贤门庭境,无限遐思,只身渺小。小而生畏,畏能思沉,遂有破立之志。纵笔端多有拘泥古象之迹,然不才诗句,已然渐悟此理,遂有“一层生面一层新”“笔端生气最当初”“笔下从来无派宗”“随笔无拘最自然”之句,多言生拙,乃作书妙道。倏忽三载去,博士已毕业;书道仍漫漫,毕生要求索。
余之书事,渐忘乎技,亦渐由有形之学至无形之学,此去余生,唯求进道。昔日硕士《千文》小篆异文之考辨,如今博士《急就》草法之考订,如此硕博二文,古人字学之研究,可谓学问之实,乃有形之学。于我而言,借题发挥,助我书艺,如此亦可谓为虚,乃无形之养。浩瀚文史,书艺小道,践行导师“我手写我心,我书写我诗”之诗书合一,正是通人之学,亦是无形之学。文史哲,诗书画,不拘一家,不囿一门,融通诸学,所谓“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