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管理有了“智慧大脑”
——莘县扎实推进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
■ 本报记者 梁丽姣
“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出炉,提出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莘县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县,自启动“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工作以来,该县大力推广应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动农业智慧化改造和平台化提升,蹚出了一条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一项项智慧应用在莘县农村落地开花,“智慧农业”让农民成为现代农业的领跑者。
AI决策让大棚“慧”种植
大棚蔬菜种植,在莘县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一代代大棚种植户面朝黄土背朝天,摸索出了大棚种植的宝贵经验,莘县也从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一跃成为“中国蔬菜第一县”,大棚也成为全县三分之二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
2021年,莘县大数据中心与腾讯、华为等科技企业在农业经济等领域建立合作,通过科技的力量推动莘县农业迭代升级,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自动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AI智慧种植大棚的建成,让大棚种植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改写了种植户埋头苦干的历史。“过去靠农民经验,现在靠智能算法。”腾讯云AI智慧种植大棚技术负责人许伟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莘县的AI智慧种植大棚是全国最大的腾讯农业AI种植示范基地,放眼望去,3500亩的大棚成方连片,在大棚里工作的,不再是农民,而是科技加持的人工智能。有了人工智能,没有经验的种植户操作起来也能得心应手。
2月20日早上8点左右,阳光均匀地洒到AI智慧种植大棚棚顶,感知到阳光的温暖,遮光膜布缓缓打开,漆黑的大棚内瞬间变得明亮起来。“AI智慧种植大棚可以根据当天的日照时间、强度,以及棚内温度、植物生长阶段等因素自动设置膜布打开时间,下午临近日落,膜布也会自动落下,种植户不必再来回跑腿。”AI智慧种植大棚的工作人员蔡晓冲告诉记者。
“成熟的AI种植系统可以显著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有效减少人工等成本。结合莘县农业大数据把AI种植技术标准化后,能为当地大棚蔬菜种植户提升约15%的经济收益,并节省30%的人工成本。”许伟说。人工智能替代人工“种大棚”,大棚的种植决策和温室控制等均可自动执行,种植户只需要在种植、采摘、设备日常维护等方面做少量辅助性工作。
小程序推动乡村大治理
仅用一部手机,打开一个小程序,村务服务、咨询专家、农产品价格实时监测信息等尽在“掌中”,这在莘县30多个村庄已成为现实。
莘县大数据中心以微信为载体,通过“互联网+乡村”的创新模式,为莘县农民群众打造了“莘县数村”微信小程序,小程序开通“村务、农务、政务、服务”四大板块,推动乡村事务“掌上问、掌上办”,便民服务的触角直抵村庄治理末端。
为方便种植户及时了解全国农业销售价格信息,莘县建立价格监测可视化平台,实时抓取全国市场信息,每天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分析预警,种植户轻点小程序就可看到价格监测、价格预警等信息。
在小程序的“广场”页面,村民可以分享动态,可以了解附近超市、商场的优惠信息,还可以看到附近的招工信息。“不用下载不用安装,打开微信就能登录,还可在线找种植专家,方便得很。”东鲁街道土楼村村民高燕清说,“莘县数村”小程序成为了村民与村民、村民与“县、乡、村”之间互通交流的“社交圈”。
“以农民为中心,围绕农业农村搭建数字乡村移动服务平台,以新平台、新模式、新机制、新手段、新流程,形成城乡一体化的信息发展环境,打造数字乡村服务样板。”“莘县数村”小程序项目负责人亓兴涛说。
一个小程序,打通了城市和乡村数字通道,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乡村产业体系、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充分释放县数字中心大数据的活力,让数字红利真正惠及群众。目前,小程序的注册率达70%以上,基本覆盖适龄村民。
农产品搭上数字快车
2月21日,山东莘晴农业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带着“身份证”,搭乘着“数字快车”到达了上海、北京等地的大型商超。这个“身份证”是独一无二的溯源二维码,记录了蔬菜从田间地头到销售终端的全过程,消费者扫码后可以看到蔬菜浇水、施肥、包装、销售等详细信息。
这得益于莘县与腾讯云合作创建的区块链农产品溯源系统,区块链技术采取数据抓取的方式,保证了数据真实、唯一和不可篡改性,让消费者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莘县建成农产品区块链追溯基地20余处,合作社、农业公司等经营主体132个,农业生产实现线上实时监控,农资采购投用、棚内生产环境、瓜菜采摘销售等农业数据实现全过程可追溯,有效保障了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以及禁限用农药检测合格率。
日趋活跃的数字经济新业态,也带动了电商、物流、农产品加工等上下游产业发展。“我们成立了家庭农场和嘉仕丰冷链物流公司,建设了容量1万立方米的冷库,电商公司接单,蔬菜在冷库统一分拣包装,农产品销售得越来越好。”王庄集镇东沙村党支部书记王春强说。
2021年,王庄集镇在全县率先建立了电商产业园,依托电商产业园与仓储物流中心平台,整合村庄资源优势,实现农产品品牌化、农村互联网化、全民电商化。镇党委谋划了电商产业党建联合体,以电商产业园为依托,整合S248省道沿线村庄资源,逐步形成电商产业带。
莘县各个乡镇充分发挥镇域蔬菜瓜果大棚种植品种多、范围广的优势和“互联网+”新经济业态助农增收的作用,大力发展电商行业,助力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带动莘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