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推动“习语‘聊’亮”凝心铸魂工程走深走实
本报讯 (记者 朱海波) 2月28日,记者在市社科联三届六次全委会上获悉,我市继续强化政治导向,着力实施“习语‘聊’亮”凝心铸魂工程,推动“习语‘聊’亮”凝心铸魂工程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去年,市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克服疫情影响,广泛开展订单式、嵌入式、分众化宣讲,同时创建“云宣讲”体系,利用聊城社科网、“聊城社科界”微信公众号开设了“习语‘聊’亮”专题,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宣传工作》分别对我市的经验做法进行介绍和推广。今年1月1日,光明日报客户端刊发长篇通讯《让党的创新理论在聊城大地落地生根》,再次对“习语‘聊’亮”凝心铸魂工程的品牌创建工作进行宣传推介。
推动“习语‘聊’亮”凝心铸魂工程往深里走。今年,我市将立足于打造“习语‘聊’亮”品牌,创新研究方式,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用好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分中心和调研基地,在全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和全市第二十九届社科优秀成果评选中继续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团结带领全市社科界持续深化研究阐释新思想,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
推动“习语‘聊’亮”凝心铸魂工程往实里走。我市将紧紧围绕市两会精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暨作风建设动员大会精神,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积极鼓励各课题组着力破解实际工作的难点堵点,切实提高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率。加强孔繁森精神研究,在市社科规划课题中设立“新时代孔繁森精神研究”专项,努力推动在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设立“新时代孔繁森精神研究”专项,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全国举办高层次孔繁森精神理论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