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耿店村五年记

耿店村的蔬菜大棚。■ 马红坤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本报通讯员 郑兆雷

2018年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代表团,与大家亲切交流,共商国是,并点赞了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发展大棚产业、吸引“棚二代”返乡创业的做法。彼时,这一消息传到耿店,沸腾了整个村。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点赞我们村,犹如浩荡东风,又似巨大暖流,时刻感召激励着我们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答卷。”3月7日,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说,“如今,我们越干越有劲儿,越干越有奔头!”

五年来,耿店村的父老乡亲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话语牢记在心,感恩奋进,在这片热土上干出了一番大事业。日前,记者走进耿店村,感受乡村田园承载的浓浓乡愁、蕴藏的勃勃生机和乡村振兴带来的无限憧憬,见证这个鲁西小乡村的崭新面貌。

组织根基扎得更深

好支部带强整个村

春风拂大地,垄上春意浓。

“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多亏有个好支部。”村民曹有忠站在自家梨树种植基地前,眼中满是希望的光芒。

2018年,大学毕业8年的曹有忠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耿店村的消息后,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谁能想到习近平总书记会给我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点赞。”深思熟虑后,曹有忠毅然辞掉工作回到家乡。通过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他流转了100亩土地,50亩种上秋月梨,50亩建起大棚。

去年,曹有忠营收80多万元。更令他高兴的是,今年1月,他成为一名正式党员。“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耿店村的今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这是曹有忠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时说的话。

与曹有忠聊天,他总会提起“耿书记”,也就是耿遵珠。今年是耿遵珠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第21个年头,说起自己的变化,他笑言:“腰弯了,但干事的心气更足了。”

村民耿遵涛还记得村里分房子时的情形:“有处楼房位置不好,都说是‘孬楼’,没人要。耿书记二话不说,自己选了那处‘孬楼’。”

党员干部走在前,各项工作都不难。“耿店走到今天,是全体村民辛勤干出来的,我们只是带了头。当干部一定要舍得牺牲自己的利益。”耿遵珠说到做到,不管是修路还是建新村,他都是第一个带头拆自家房子的人,然后是村“两委”成员、党员,最后才是群众。

耿店村无水可依,无山可傍,但依靠农业实现了产业大发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有一个抓党建、会运营的好班子。“强有力的党支部是基础,必须讲政治、顾大局,善于做群众工作。”耿遵珠说。

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耿遵珠讲党课时总会提到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要勇于担当、争作表率,把一件件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帮助村民找贷款、流转土地……处处为群众着想的耿店村党支部凝聚力越来越强,组织根基扎得越来越深。如今,耿店村党支部已有13名85后党员。

产业链条拉得更长

写好蔬菜产业大文章

说起耿店村的变化,尤其是这五年的变化,村民耿付建很有发言权,因为他是村里第一个返乡创业的“棚二代”。“大棚更多了,村庄更美了。”耿付建拍拍衣兜,“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腰包更鼓了。”

如果把耿付建的话具象化,可以看一组对比数据:村民年人均收入从3万多元增加到4.6万元,大棚从500多座增加到700多座,返乡青年从五六十名增加到116名……

这些可喜的变化,得益于耿店村拉长蔬菜产业链条的种种有力举措。

村里的绿隆农业科技示范园内,恒温育苗床上的幼苗吐出三五嫩芽,喷灌设备在轨道上滑过,水珠均匀地洒在叶片上。曹有忠端着托盘,将幼苗轻轻放到三轮车上。不出一个月,这些幼苗便可以开花坐果。

出了大棚进市场。耿店大集南北长600米,整齐划一、干净整洁。紧挨着大集的,就是蔬菜交易市场。在这里,你会听到南腔北调各种口音。看着交易市场热闹的景象,想起父辈起早摸黑去城里卖菜的情形,曹有忠颇为感慨,“我们不光买苗不用出门,卖菜也不用出门”。

走出市场,不远处便是耿店村去年新建的冷链物流加工车间。采摘不久的蔬菜经过洗、切、搭配、包装等工序后被送往冷库,不久后,这些经过保冷保鲜处理的蔬菜就会被运往全国各地。

从智能育苗,到蔬菜大棚,再到预制菜加工,耿店村的蔬菜产业链不断拉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在耿遵珠看来,只有产业发展好,才能聚合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耿店村既有传统温室大棚,也有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就产权来说,有村民自建棚,也有合作社建设的集体产权棚供村民租种。

耿付建种了11座大棚,建了5座,租了6座:“一年能挣五六十万元。”耿付建曾在深圳打工,2010年,他回乡创业。村里帮他流转土地,协调银行贷款,技术员还上门传授种植技术,第二年他就挣了10万多元。

如何将蔬菜产业这篇大文章写好,耿遵珠目光更长远。

2月初,耿店诚赢农业科技集团注册成立。这是耿遵珠和村“两委”班子的又一着大棋。“通过组建农业科技集团,规划‘三区一轴五心五基地’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打造田园综合体,让蔬菜产业真正成为高端产业。”耿遵珠说。

宜居乡村建得更美

群众畅享幸福生活

“你看我们的‘村晚’了吗?我还上台表演了呢。”村民于振玲是一名文艺爱好者,见到记者,她打开了话匣子。

耿店村的“村晚”,都是村民自导自演,他们用三句半、快板、相声、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述身边事、礼赞新时代。

宜居村庄,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耿遵珠说,“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我们着手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打造文明乡风,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如今,耿店村形成了比致富、比孝顺、比品德的文明新风尚。

去年,耿店村新建了5栋“棚二代”公寓,供来耿店创业或打工者居住。在这之前,村民已经住进了楼房,有了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条件,种菜、生活都方便。

为了解决返乡青年们的后顾之忧,这里新建的小学、幼儿园和卫生院、敬老院也已投入使用。“小学2020年投入使用,学生都是我们村和周边村‘棚二代’的孩子。”耿遵珠告诉记者。“孩子在村里上学,我们两口子白天干活,晚上可以辅导孩子学习。”耿付建如是说。

耿遵珠说,这些年来,耿店村有两大抓手,一个是产业,一个是家业。壮大蔬菜大棚产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建设美丽耿店,则是壮大家业的重要一环。“农村环境要美、配套要全,做好了这个家业,年轻人才愿意回来。”耿遵珠说。

耿店村还有两支文化活动志愿服务队,书画展、文艺惠民演出、公益电影播放总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于振玲便是其中一员。“如今我们的生活好了,唱唱歌、跳跳舞,村民高兴,我们也开心。”于振玲说。

在耿店村的主街入口,“全国文明村”五个鲜红的大字高高悬挂在牌坊上。穿过牌坊往里走,路灯、停车位、交通标识应有尽有,街道两旁的楼房整齐划一,一幅现代化乡村新图景。

经过五年发展,“种大棚的中青年越来越多”这个耿店现象得到良好延续,耿店村成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标兵。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重托和厚望。耿遵珠告诉记者,2018年3月8日那一天,他会永远铭记于心,每每想起,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

“新的一年,我们将以‘跳出山东看耿店、站在全国看耿店’的视野,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先锋区、标杆区。”耿遵珠说,他有一个愿望,那就是邀请习近平总书记到耿店走一走、看一看。

2023-03-08 ——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耿店村五年记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6512.html 1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