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化人 “廉”守自然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擦亮“清廉自然”品牌

■ 本报记者 赵宏磊

本报通讯员 李延光

提出创新事项71项,擦亮“清廉自然”品牌……今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正在开展的“严真细实快”作风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自抬标杆、摘星夺旗,为助力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自然资源智慧和力量。

围绕建立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自然资源队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新,以“闭环思维”和“全周期管理”的方式,构建新理念、搭建新模式,全面打造了“清廉自然”品牌。

去年,该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印发了打造“清廉自然”品牌的实施意见,堵塞漏洞,规范权力,扎紧笼子,形成以“三防”助清廉、以“三树”倡清风的工作局面,“清廉自然”机关品牌创建全面深化。

2022年7月27日,该局工程建设科科长刘金莉向局长办公会讲授《聊城市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审定办法》出台背景、制定依据、编制审定具体要求等,让列席的各科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拓宽了视野,了解了科室业务。针对自然资源业务“长链条”实际,该局建立了“每周开讲”机制,每次局长办公会首先由业务科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讲授相关业务政策、办理程序、工作进展情况等,将业务办理置于全局人员监督之下。

2023年2月8日,自然资源部法规司司长魏莉华专门来聊就自然资源法治建设进行调研,并为度假区于集镇太平新村基层法治联系点和法治宣传基地揭牌。我市在全省率先打造了“法润自然”机关品牌,在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开展“法润自然”品牌创建活动。先后举办专题法治讲座、行政执法专题培训、法治网络培训等,培训累计达2000人次,发放法治丛书1300套,建设18处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基地,其中3处入选全省自然资源法治宣传基地。

“全周期管理”方式,创新性开展内部巡察,查找出制度机制、权力运行等方面的问题15个,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我们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共排查廉政风险点60个,建立防范措施115条;健全完善118名科级干部、36名重点岗位人员的‘廉政档案’,动态掌握人员廉政情况,对干部职工操办婚丧嫁娶事宜进行监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机关纪委书记张士征介绍。

去年,我市在全省第一个研究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若干程序性规定》,充分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行控规审查改革,实行控规“编审分离”制度,2022年实现控规“编审分离”10个,避免了控规成果“带病、带伤”报批。

随着政治生态更加优化,干部队伍作风更加优良,工作成效更加明显。2022年,我市争取新增建设用地奖励指标1786亩,实现了用地指标争取工作的历史性突破;该局被自然资源部授予全国“三调”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茌平区国有广平林场被人社部、国家林草局评为全国林业先进集体,冠县入选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我市连续两年获省林长制绩效评价“优秀”等次,高唐县国有旧城林场被省自然资源厅推荐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聊城高铁新区片区国土空间规划设计》斩获国际大奖——2022绿色城市规划设计奖。

2023-03-21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擦亮“清廉自然”品牌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7185.html 1 “清”风化人 “廉”守自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