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聚合力激活力 赋能乡村振兴

——莘县夯实基层组织堡垒路径探析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任瑜

“到莘县任职之后,各级党组织的支持让我们的乡村振兴工作更加具体且有抓手。大家集思广益,挖池塘、搞养殖等想法都得到了很好地贯彻落实。”3月27日,莘县妹冢镇杨楼庄村市派第一书记李秀远讲述起驻村工作经历。过去一段时间,莘县大力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聚合力、激活力,全力打造乡村振兴莘县样板,实现质量更高、速度更快、效益更好的发展,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更为舒心、更加美好。

用好“轻骑兵” 打造先锋队伍

李秀远和很多第一书记一样,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急先锋”。莘县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全面落实好干部标准,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发挥好到村任职选调生作用,不断激发村干部投身乡村振兴干事创业活力。落实好《莘县“乡村振兴好支书”专业化管理实施办法》,从绩效补贴、政治激励、评先树优等方面激励村党组织书记争先进位、担当作为。

莘县还对驻村工作力量进行优化调整,组建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专班,抽调14人进行集中办公。推行党组织书记“导师制”,124名优秀党组织书记与新任党组织书记结成对子,作表率、教方法。对市县选派第一书记进行了2次轮训,组织省市县三级书记开展工作交流96场次。举办干部任职、乡村振兴等各类培训班15次,开展6期“组工大讲堂”和12期“支部书记大讲堂”,持续强化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先锋队伍致富带富能力。

构建“新业态” 激发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中,村集体经济增收是一项重点工作。莘县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在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中的领导和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质增效,打造了河店镇杨炉村、董杜庄镇毕屯村等一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先进典型。目前,该县85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

该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促发展。聚焦行政新村和党建联合体,安排集体经济项目和财政资金项目,先后对财政扶持集体经济项目现场督导检查5次,项目全部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审计。组织开展“企联村促振兴”万企兴万村行动,投资金额7.44亿余元,发展“兴村”项目50多个。探索跨村联合发展,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1164个,镇级联合社5处,发展村集体产业项目1156个,实现每个镇(街道)培育1至3个特色产业、每个村培育至少1个集体经济项目。

提升“主阵地” 搭建服务平台

莘县坚持把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党组织活动和便民服务的主阵地,加大改造提升力度。扎实开展村改社区基层党建和治理难题集中攻坚行动,对农村基层党建持续进行规范提升,开展实地调研6次,召开专题调度会6次,指导24个镇(街道)856个行政村对党组织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着力解决难点堵点问题。

此外,该县还逐步建成了村级组织活动、产业发展辐射、新型农民培训、先进文化传播、便民利民服务“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每个新建办公场所均开辟专门场地建设电商直播间,培育网红主播400余人,电商从业人员达1800余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50余万元。建立健全“党支部+”发展模式,依托莘县“中国蔬菜第一县”优势,为瓜菜菌等产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加集体收入渠道。组建26支农技服务队伍,330余名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把脉问诊”,提供优质服务。

2023-03-29 ——莘县夯实基层组织堡垒路径探析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7627.html 1 聚合力激活力 赋能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