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烂漫正当时 闻香识春赏花去 ——打卡2023冠县第十八届梨园文化观光周
■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庆功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草木是季节最敏感的神经。春回大地,万木复苏。最能渲染春色的百花,也踏着春之舞曲的节拍次第开放。又到清明,又到了如雪般的梨花展示独特魅力的时节。在冠县的万亩梨园里,竞相开放的梨花,一朵朵、一簇簇,在和煦春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放眼望去,像一个浩瀚的“雪国”。
春光烂漫正当时,闻香识春赏花去。美不胜收的梨园美景早已吸引了无数迫不及待的游人。聊城日报社“跟着节气去打卡”大型融媒采访团也跟随着清明节气的脚步,来到冠县中华第一梨园,感受梨园春光,见证冠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年年“梨花节” 今年更不同
“这梨真大,快给我拍个照。”小姑娘从一个有二层楼高的梨形雕塑窗口里探出头来,向站在地面上的同伴兴奋地呼喊。这个雕塑是梨园为了办好本届梨园文化观光周,新建的观景设施——梨形观景台。诺大一个金黄色的“梨”,在洁白梨花的掩映中十分醒目,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留影打卡。
2023冠县第十八届梨园文化观光周以“阳春三月游冠州”为主题,从3月30日持续到4月5日。为了让更多的人提前了解本届梨园文化观光周的活动内容,更好地体验游园赏花的乐趣,3月27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在“中华第一梨园”风景区召开了“乡村好时节·LET’S购”2023冠县第十八届梨园文化观光周活动新闻发布会。冠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晓静介绍了冠县文旅康养产业链发展和冠县第十八届梨园文化观光周活动的有关情况;冠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晓勇介绍了第十八届梨园文化观光周活动的特点。
3月30日,阳光明媚,和风徐徐,兴致勃勃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一睹开幕式上精彩的演出,尽享梨园的美好春色。开幕式演出紧紧围绕梨花这一主题,戏曲舞蹈《梨花赞》、歌曲独唱《梨花飘香的地方》等节目,演绎的不仅仅是对梨花的赞美,更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精彩的节目点燃了人们游园赏花的更高热情。
置身梨园,满目洁白如雪,幽幽清香沁人心脾,主办方还为游客们准备了诸多有趣而又时尚的观赏活动及互动环节。梨花花神率领花神仙子们祭花神、赏红祈福,带领众宾客一起游园赏春,巡游路上还有舞蹈快闪、歌舞表演,戏曲人物、江湖仙侠在梨园中“出没”,赏春途中,蓦然回首,你还能与花下的“复古人物”来个邂逅。
在这七天里,围绕全要素旅游,冠县精心策划了“初心印记”历史+红色文化、“春生夏长 万物并秀”红色+生态田园+康养、“梨乡芝韵”生态+康养等5大主题,10余条精品旅游线路,每条线路都深入融合了冠县及周边美食、特产、特色等内容,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的新体验。
据了解,为办好本届梨园文化观光周,梨园新建了梨形观景台、国风打卡地、网红彩绘路等20个特色景观小品,推出了梨园采风、花映廉韵、民俗博览、赏花研学等十大系列活动,让游客尽情徜徉花海,亲近自然,留下人生美好瞬间。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活动种类更多,并且突出本土文化和国风特色,游客可参与的、可互动的、沉浸式体验式的活动更多,贴近大众、贴近生活、贴近青年人的活动更多。”冠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郭英集介绍说。
梨花搭台 文旅唱戏
冠县是享誉四海的“中国鸭梨之乡”。中华第一梨园自2006年举办首届梨园观光周以来,到今年已经举办了18届。“中华第一梨园”产业系列文化活动作为聊城持续时间最长、举办规模最大、届数最多的农旅活动之一,已成为聊城旅游业重要品牌,入选全国“100个乡村文化活动”。
中华第一梨园风景区属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最具成长力景区、山东省诚信旅游示范单位、省级森林公园,地处黄河故道,梨树品种之多、树龄之长、保管之好,均为全国之最、中华第一。梨园景区占地面积1.1万亩,其中精品园500亩,以“梨树王”为中心,设计了观雪台、落英湖、空中栈道、梨园人家等60多处错落有致的景点。空间上主要打造“一廷、一宫、一池、一坊、十园”等15个休闲景观单元和一个综合服务区,游乐休闲及文化内涵更为丰富。
按照“春赏花、夏看绿、秋尝果、冬品树”的发展思路,风景区建设有梨王宫、百草园、观花栈道、观雪台、梨园大戏台等13个景观单元和60多个各具特色的景点。推出了春季梨花观光周、夏秋梨果采摘节、冬日根艺艺术之旅。同时,深挖历史文化底蕴,恢复重建了寒露寺,新建了梨文化博览馆。给树起名,让棵棵百年梨树都有了自己神秘的名字和动人的传说,赋予了万亩梨园浓厚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以梨文化为主题,集观光、民俗、休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区。
每年三月,“去冠县看梨花”早已经成为聊城人踏春游园的最优选择。
一颗小鸭梨 长成产业“树”
中华第一梨园所在地兰沃乡韩路村被誉为 “齐鲁鸭梨第一村”。该村以梨树种植业为主导产业,500亩高标准生产精品园内涵盖十余种梨果种类,数百年的梨树有一千多棵。同时,他们将树龄达四百年的“梨树王”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真正做到了有发展、有守护。在加工销售方面,他们把简单加工和精细化加工相结合,既有小规模的梨木厨具的简加工,也有对技术有高要求的梨酒酿造。
该村冠县沙鑫果品专业合作社2008年成立。经过长期发展,合作社梨果与当地的梨果批发市场实现了完美对接,生产的梨果远销海外。另一方面,合作社与冠县梨园旅游有限公司积极合作,在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同时,发展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使村民实现了二次增收,形成了合作社+农户+企业的互助型合作模式,既保障了村民利益,又为合作社和村庄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该合作社生产基地冠州梨园每年可直接吸纳劳动就业人员300多人,间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200余个,对于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庄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红色冠县、中华梨乡、武训故里、灵芝福地是冠县四大名片。该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擦亮“人文、红色、生态、田园、研学”五大品牌,倾力打造“有花有林有风光,有水有诗有远方”的康养胜地、文旅强县。该县东有占地3300亩的马颊河湿地,西有百里故道林海,南有百里漳马生态通道,北有万亩中华第一梨园,“全域旅游”“全景冠县”的全新旅游格局已经形成。近年来,该县先后荣获山东省首批旅游强县、山东省县域旅游品牌十强县、山东最具竞争力旅游强县、“好客山东”县域金榜旅游品牌、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县。2022年,该县成为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兰沃乡韩路村成功申报为全省第三批景区化村庄;三秀灵芝、七彩农庄入选聊城古城业态活化项目。
冠县的“文旅经济”正阔步走在“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