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专题
放大+  缩小-   默认o

轴转五洲 承运四海

——写在第八届临清·中国轴承、零配件及专用装备展览会举行之际

展览会现场

■ 文/图 岳殿举

四月的临清,莺飞草长、春意盎然。

4月8日上午9时,临清市轴承会展中心人潮涌动,一条条鲜红的祝贺条幅营造出浓浓的喜庆气氛,以“轴转五洲、承运四海”为主题,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聊城市人民政府主办,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聊城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聊城市科学技术局和临清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八届临清·中国轴承、零配件及专用装备展览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3万多平方米的展厅内,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家企业极尽所能展示着自己的产品和创意。当日,以“创新驱动、智造引领”为主题的第八届临清·中国轴承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也在临清举办。

凝聚优势 成就辉煌

作为全国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之一,聊城市已形成以临清(成品轴承加工、轴承市场)为中心,向东昌府区(轴承保持器)、东阿(钢球)、冠县(轴承锻造)延伸的产业集群,不仅有国内最大的轴承贸易市场和零配件生产基地,更是市场主体最多的轴承产业集群,在国内轴承行业中,形成较为显著的产业链整体发展优势。2022年,各类市场主体达到7749家,整体产值达到31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5家,营收过亿元企业达到14家,规上产值年均增长9.7个百分点,已成为我国轴承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市场集聚优势。临清烟店轴承专业批发市场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规格最全的轴承专业批发市场,被认定为省级内外贸结合市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市场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拥有各类门店5000余家、经营11类17000余种产品,国内外各大轴承企业均在此设经销处,年交易额300多亿元。

链条配套优势。上下游企业协作密切,冠县锻造主要为临清轴承配套,东阿约60%钢球、东昌府约30%保持器流向临清成品轴承,形成了锻造—车加工—磨加工+钢球、保持器—成品—市场的生产加工销售“完整闭环”,专业分工明确、配套能力强,在全国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中独一无二。

集群规模优势。临清轴承成品年产量90亿套,覆盖7000余种型号。东昌府轴承保持器年销量达120亿副、行业占比7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轴承保持器生产基地;东阿县是亚洲最大的钢球生产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70%以上;冠县轴承锻造占全国市场四分之一以上。

产品细分优势。拥有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家,如临清博特轴承的薄壁轴承、宇捷轴承的调心滚子轴承、东昌府金帝保持器的保持器等多种产品在国内乃至国际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东阿钢球集团在2022年全国轴承行业主营收入排行中为第12名。

开放合作优势。便利的交通物流,优良的生态,推动聊城轴承走向世界。临清市已经连续举办7届轴承产业展会暨高层论坛,从参展企业数量和展出面积看,已成为国内规模第二的专业轴承展览会。在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国国际轴承装备展览会上,聊城轴承企业占比40%以上。

目前聊城市轴承产业已经成长为我国轴承行业的重要力量,临清市轴承产业更是不断在转型升级上取得亮眼成绩,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技术研发不断精进,对中国轴承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全国轴承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临清轴承产业集群被评为山东省十大特色产业集群、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2022年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临清市轴承、配套件及专用装备展览会也成长为国内轴承行业最具知名度的区域性专业展会之一。

正如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理事长周宇所说,以临清为核心的聊城轴承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快速迈进,一批骨干轴承企业迅速成长,临清轴承展会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为我国轴承产业做大做强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将加大对聊城轴承产业的关注和支持,鼓励本地轴承企业走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发展道路,进一步带领聊城轴承产业向高端化迈进。

轴转五洲 承运四海

临清·中国轴承、零配件及专用装备展览会至今已举办了八届,参展参会企业从最初的不到百家到2019年增加到515家,参展面积从最初的不到4000平方米增加到2019年的2万余平方米,临清轴承展会参展企业屡创新高,影响力逐步扩大。本届展会参展企业更是达到628家、参展面积超3万平方米,再创历届展会新高。

说临清轴承展会影响力逐步扩大并非妄言,这从参展企业组成和参展展品范围就能找到明确答案。

最初的临清轴承展会参展企业全部为本地轴承企业,随着展会影响力的提升,外地轴承企业开始逐步增多。在2019年的临清轴承展会上,已有环驰轴承、上海梦轴、洛阳德宇等152家国内外知名轴承及装备企业参展,而在今年的第八届轴承展会上,包括天马轴承、洛轴所、瓦房店金峰轴承等在内的200余家国内外知名轴承企业均到会参展。

作为全国规模较大的专业轴承展览会,临清轴承展会展销范围广、成效好,参展展品范围不断扩大,目前,临清轴承展会已成为集展示成品轴承、上下游零配件、数控机床设备、自动连线设备、工业机器人、轴承数字化赋能方案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轴承盛会。在2019年举办的展会上已有来自美国、意大利、俄罗斯、乌克兰、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外国采购商莅临洽谈业务。

由于展会规模和影响力日益扩大,临清轴承展会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知名主机生产企业和轴承下游客户。据了解,本届临清轴承展会参展企业和到会采购商数量均为历届展会最高,导致临清市各大宾馆酒店“人满为患”“一房难求”,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临清轴承展会的火爆程度。

“我们是第二次参加临清轴承展会,上一届参展效果不错,所以,这一届我们早早地申请了展位,对展位进行精心布置,将最先进的设备搬到展会现场,相信会比上届收获更大。”本届展会上,无锡市锡兵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信心十足。

展会带动 跨越发展

临清·中国轴承、零配件及专用装备展览会及轴承产业发展高层论坛的成功举办,有效开拓了轴承企业家的视野和眼界,广大轴承企业向园区化、数字化、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正是得益于近年来轴承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临清市轴承产业集群逐渐呈现出市场反应更加灵敏、产业链条更加完善、数智化转型升级速度更加明显等特点。

市场反应更加灵敏。临清市轴承企业家多是贸易起家,接触面广、信息量大,能够把需求和生产紧密衔接起来。国际、国内知名轴承企业均在烟店轴承专业市场设有办事处或分公司,为临清轴承发展带来第一手信息。遍布全国各地的临清轴承销售人员覆盖了所有县级以上城市,他们处于销售终端、处于客户需求前沿,能第一时间将需求端信息反馈回来,为轴承产业发展调整提供第一手资料。

产业链条更加完善。临清市轴承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唐园、烟店、潘庄三镇,这块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的区域培育了5000余家生产企业,覆盖了轴承钢、钢管、锻造到车、热处理、磨、装配企业及套圈、保持器、滚动体、轴承座零配件生产企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在全国五大轴承产业集群中,这条完善的产业链条也是独一无二的,十几道工序形成了“闭环操作”,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还实现了企业原材料的零库存。

发展模式更加健康。临清市轴承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中小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积累,大部分没有外债甚至没有银行贷款,以自有资金滚动发展,实现了轻资产运营。虽然企业发展速度较慢,但抗风险能力极强,历经金融危机、疫情冲击,临清轴承产业基本没受影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数智化转型升级速度更加明显。国内最先进的日发精机磨加工生产设备在临清大规模使用;轴承自动生产连线实现了普遍化应用;30余条国内先进的盐浴热处理生产线承载了全国30%以上的盐浴热处理量;上马MES生产管理系统和数字化管控终端等引导轴承产业由“制造”向“智造”快速转变……目前,临清市轴承行业已有上云企业400余家、设备5000余台套,全市轴承行业数字化车间解决方案入选全国数字化转型典型解决方案。与中信云网和300余家轴承企业共建“云轴联”,搭建集技术流、商品流、票据流、仓储流于一体的云平台,打造中国轴承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与此同时,临清市加快物联网终端部署,建设全国首个轴承产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人才队伍更加优秀。临清市轴承企业家特别是企业创始人多是草根出身,立足实践,年复一年钻研轴承工艺、技术,浸润轴承行业,逐渐成长为实践能力非常强的“土专家”。作为老工业基地,临清也培育了相当数量的优秀技术工人,这批技术工人成为支撑临清轴承产业发展的“金蓝领”。不仅如此,随着临清轴承产业集群影响力与日俱增,浙江、江苏、瓦房店、洛阳等轴承集群的优秀人才纷纷来到临清,成为临清轴承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产品质量更加可靠。临清市不少轴承企业产品质量可达到P4级,全市已有12家轴承企业成长为全国轴承行业细分领域领先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瞪羚企业3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9家。

科技创新更具发展后劲。临清轴承产业集群充分借鉴其他集群发展经验,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研发设计投入,先后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4项、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7家,聊城市市长质量奖2个,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640余项;参与了30余项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同时,依托智创未来轴承科技园打造了“山东省轴承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成为全省30个创新创业共同体之一;依托山东洛轴所研究院成功创建省内唯一的山东省轴承制造业创新中心。

轴承产业是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聊城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轴承产业的发展,历经多年发展,聊城轴承产业已形成产业分布合理、上下游协同配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研发创新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新时代、新格局、新形势下,聊城轴承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聊城将保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拼抢意识和“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赶超劲头,进一步加快轴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引领产业提质量、提品牌、提创新,实现产业现代化转型,推动轴承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推动产业高端化提升。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将轴承产业纳入全省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建立轴承产业发展“1张图谱”和“N张清单”。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加快培育一批领航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加强“聊城轴承”区域品牌建设,提升聊城轴承产业影响力。

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实施数字赋能智能化工程,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以山东轴承产业集群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数字经济赋能中心为基础,培育一批数字化产业园。实施“智慧市场”建设,助力电商服务平台、孵化基地发展。

引领产业链条化延伸。突出“雁阵形”集群引领,完善“链长制”,加快创新强链、配套延链、招引补链,打造轴承产业链共同体。加快培育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积极发展会展经济,持续办好临清轴承产业展会暨高层论坛。

助力生产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一批绿色园区,深化“标准地”改革,以“亩均论英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整个轴承产业绿色发展。

拂面春风好借力,正是扬帆远航时。聊城市将全面把握产业发展机遇,坚定信心决心,以扎实的工作推动轴承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创造聊城轴承产业更加灿烂的辉煌。

2023-04-12 ——写在第八届临清·中国轴承、零配件及专用装备展览会举行之际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9642.html 1 轴转五洲 承运四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