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庄社区“怪事”多
■ 本报记者 赵宗锋
走进东昌府区闫寺街道隋庄社区,会发现很多“怪事”:8栋住宅楼、275户居民,没有物业,却整洁有序,一改之前人们对回迁小区的刻板印象;小区里有面大鼓,却看不到鼓槌;小区大门口有个积分菜园,据说积分高的人才有资格打理它;小区里有一个信用积分标准,对党员和群众却不一样……
只有深入了解社区实行的信用积分制度,我们才能找到这些“怪事”的答案:小区没有物业,但有一支71人组成的小蜜蜂志愿者队伍,他们在清洁、治安、维修等方面各司其职;每有大事需要集合力量,志愿者们会“闻鼓而动”;积分菜园不归属于任何一位居民,但会根据每个居民的积分进行流动耕种,所以那不仅是一方菜园,还是一个荣誉象征;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小区积分管理办法对党员的要求要更高,所以党员不但要担任楼栋长,还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工作……
在隋庄社区,“怪事”还不仅这些,有位残疾人,说什么也要当志愿者,为了证明自己能行,他把单元门前的杂草处理得干干净净;有对老夫妇,宁可不在外面赚钱,也要在社区里当志愿者赚积分……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社区的信用积分制度实行得好。
在这里,根据《东昌府区“信用+美丽乡村”管理办法》,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196种行为逐项赋予不同的正负分值,对全体居民实行积分制管理。由隋庄支部党员担任的小区楼栋长,主动认领帮包群众,推广实施信用积分制度,实现了党员群众100%参与。把每个人的加减分信息和信用等级生成专属二维码,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开。
每个人纳入信用积分管理,积分谁来整理统计?隋庄社区党委书记孙洪玉介绍,在这里,人人都是监督员,人人也都是记分员。大家每天在小区里活动的时候,可以随时发现并记录好的或不好的现象,再统一报给专职信息采集员。社区对积分明细每月进行张榜公布,让大家详细了解。群众可凭所得积分卡,在社区内信用超市或社区外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同时,将加分群众写入红榜,减分群众写入黄榜,鼓励社区居民崇德向善。
“我们不要工资要积分,人人都是志愿者。”孙洪玉说。
“面子”更靓,“里子”更实。隋庄社区的乡村治理实践,是我市推广“信用+美丽乡村”积分制办法,通过奖罚措施双向激励、正负积分,创新乡村治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生动展现。
推进农村现代化,不仅物质生活要富裕,精神生活要富足,乡村治理也要有效。近年来,我市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在全省率先推行“信用+美丽乡村”试点,引导群众自发踊跃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推动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