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肚菌“分级”“身价”涨两成
■ 本报记者 张目伦
本报通讯员 牛贵葆 闫洪涛
4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莘县国有马西林场腹地的聊城莘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生产基地采访。时值仲春,百花盛开,马西林场万亩人工森林枝叶繁茂、郁郁葱葱,好似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微风吹来,带着丝丝香甜的空气令人神清气爽。
远远看到记者,该公司总经理夏祥利快步迎上前来。“今年,我种了200多亩羊肚菌,共有500多个简易拱棚。眼下,采摘已接近尾声,棚里还有零星的鲜菌,大部分都已烘干处理。今年的销售方式有所改变,我们把产品按大小进行了分类,共三个等级,一级一个价格。”他边走边介绍今年羊肚菌的生产、销售情况。
“分级销售?”听了夏祥利的介绍,记者眼前一亮,请他详细聊聊。因为据记者了解,夏祥利种植羊肚菌已有三四年时间,一直是卖“通货”。夏祥利笑着解释:“最适宜羊肚菌生长的温度,是10℃—18℃。今年3月初,气温回升过快,有一天竟高达30℃,严重影响了羊肚菌的生长,八成左右没有出菇,与往年相比,每亩少收400公斤左右。”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损失,也为了更好地开拓市场,他紧急安排人工,对干货进行了分级。
根据羊肚菌市场情况,夏祥利要求工人按个头大小进行分拣,按三个等级进行定价。菌帽长度在3厘米以内的,每公斤800元;3—6厘米的,每公斤1200元;6厘米以上的,每公斤1400元。“去年,不分等级按‘通货’卖,每公斤羊肚菌的价格是1000元,50公斤能卖5万元。分级后,50公斤能卖59000多元。你看,只增加了分拣这一道工序,收入就增加了两成左右,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升,值得!”夏祥利说。
夏祥利于2022年4月创办了聊城莘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种植羊肚菌为主,兼种草菇、平菇等食用菌品种。他今年种植的羊肚菌绝大多数是在简易拱棚里,基本是“靠天吃饭”,只有2亩大棚是暖棚。夏祥利坦言:“今年种植羊肚菌得到不少宝贵经验,希望能给其他种植户一些提醒。新增的两亩暖棚可以加用棉被,基本没受异常天气影响,所以最好在暖棚里种植。根据莘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的建议,我计划对目前的简易拱棚进行改造,全部加上一层隔热膜,再增加一些雾化设施,在气温偏高时喷水降温。接下来,大棚里会种植赤松茸,做到长年不断茬。”
夏祥利家住莘县大王寨镇杨庄村,这里曾是开国上将宋任穷生活、战斗的地方,也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工作过的热土,鲁西北抗日烈士陵园、马西生态文化园、孔繁森同志在莘县事迹陈列馆等都坐落在附近,构成了美丽乡村红色旅游框架。夏祥利说,他从小就经常聆听爷爷夏炳银讲述宋任穷在杨庄的故事,红色基因已根植内心。他将秉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发展林下经济,打造“绿色银行”,助力乡村振兴,开辟增收致富渠道,把家乡建设好,让附近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