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 王艳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强,是一个民族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标志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擘画,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孕育的优秀文化成果,凝聚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持久力量、源泉和牢固文化根基,对于新时代提升文化自信自强具有重要价值。

不断转化创新是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传承五千年,始终坚持将优秀的文化资源与现实特征相结合,在实践中回应时代要求。新时代要结合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主题,有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必须站在新起点,做出新改变,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穿透历史、照进现实,不断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与当代中国协调融合、共同发展。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自强,就要延续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传承传统文化之美。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具有借鉴意义的文化内涵和呈现形式,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化形式。创新性发展是按照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拓展完善,适应时代要求,摒弃封建糟粕,提炼文化精髓,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活力。

要营造全社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开展普及宣传,通过现代化科技信息手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实效,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创新工作;持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诠释,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英雄精神,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治国理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治国安邦思想:“廉以洁己、慈以爱民”的勤俭执政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理念;“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等。新时代需要汇聚经典文化,凝聚传统智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治国理政相结合,使其有效发挥在治国理政、大国外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要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传承与积淀,融合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地域文化,彰显了开放包容的顽强生命力。积极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不仅能向全世界分享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现东方智慧,而且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构建中国与世界融通的话语体系,提升文化自信自强。

(作者单位:中共聊城市委党校)

2023-04-2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0127.html 1 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