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足“绣花功夫” 雕琢水城之美
——市城管局错时作业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 岳耀军
城市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考验着管理者的治理智慧。近期,聊城市城管局下足“绣花功夫”,园林、市政、环卫采取错时作业模式,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创新中打造更有温度的城市。
为做好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市城管局园林中心遵循植物生长规律,自5月14日开始,避开交通拥堵时段,在晚间实施苗木浇灌及病虫害防治,确保城市添绿不添堵。
“我们的错时作业是从夜间8点至次日凌晨,对城区主次干道两侧苗木进行灌溉、病虫害防治。这种作业方式能够让苗木在夜间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吸收足量水分,加速生长发育,并能避免给市民白天出行带来压力。”市城管局园林中心绿化维护第四大队队长薛伟介绍。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该中心组织单位骨干力量,集中调配水车、打药车及高空作业车等大型车辆,沿市城区主次干道,按机非分车带、人行道绿化带、背景林的管护层次,进行夜间浇水和病虫害防治,以及全域覆盖权属范围内38条道路的绿化养护。作业期间,该中心还配备专职安全检查员进行巡查,确保夜间作业安全。
最近,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城区部分路段路面一夜之间多出了一些“补丁”。坑洼不平的路面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修复好了,这主要得益于市城管局市政中心推行的错时作业模式。
为提升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市政中心组织养护队采取错峰错时施工方式,夜间加班加点,对城区破损路面进行集中修复。
为保障快速施工,市政中心组织鲁西市政专业养护队伍30余人,集中调配翻斗车、铣刨机、摊铺机、压路机、雾炮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在夜间对前期排查的问题路面进行修补,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和扬尘污染,最大限度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
截至目前,市政中心已完成了向阳路路段、湖南路路段、花园路与湖南路路口、卫育南路等路面的修补工作,共修补路面面积约4600平方米。“以前一修路就要封路,大型设备白天在路上施工,既影响交通又不安全。现在改为夜间施工,将施工的影响降至最低,这种做法确实很好。”市民纷纷点赞。
错时错峰清洗城市道路,是市城管局环卫中心一直坚持的做法,但如何把这种精细化深度保洁工作做得更好,是他们努力的方向。今年,市城管局环卫中心按照市委“三提三敢”要求,紧盯作业一线,对道路保洁模式进行实地调研,制定工作新标准、新目标。
针对白天、夜间城市道路不同的交通状况,环卫中心深化实施错时错峰作业模式,对道路“夜间洗街净土、白天洒水降尘”,将往日的“单枪匹马”改为“兵团作战”,紧抓道路车少、人少的晚10时至次日早6时时间段,采取“六车联合”“八车联合”“单车道联合”等作业方式,大幅提升了机扫效率,有效保证了作业效果。
夏天气温升高、空气干燥,道路浮尘增多,环卫中心采取“道路冲洗+机械清扫+人工保洁”三位一体作业模式,确保城区洒水降尘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同时,环卫中心持续开展“十大洁净行动”,以整洁的环境面貌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