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上马再送一程
——茌平优化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茌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工程建设科的墙上挂着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一家亲服务周到,一件事审批高效”。
6月3日,说起这面锦旗的来历,茌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工程建设科科长栾保国颇有感慨:“这是企业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也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
这面锦旗来自信发瑞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去年,信发瑞捷需要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企业负责人仅填写了施工许可一件事申请表,就拿到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这也是我市首例施工许可“一件事零材料”办理。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硬任务。茌平全区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扶上马再送一程,让重点项目从谋划到落地实施更高效、更快捷。
3月2日,茌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同时取得了茌平区博州街新建工程的《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按照常规流程,建设单位在取得《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后,方可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串联”办理,时间跨度较长。茌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与区自然资源和规划沟通协商,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实施流程再造,实行划拨批前公示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许可前公示同步进行、《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同步出证的“双同步”审批服务模式,两项业务审批环节精简50%,审批时间压减60%,申请材料压减40%。
今年1月,《茌平区项目策划生成管理办法(试行)》开始施行。项目策划生成,是指对于尚未立项、处于前期论证阶段的投资项目,相关政府部门依据“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统筹项目的空间位置、建设要求和规划条件等关键要素进行模拟审批,提出项目的策划建议,将具备条件的项目纳入实施库管理。该《办法》扭转了项目立项后再等待规划调整的被动局面,实现了从“项目牵引”向“规划引领”的主动转变。
而在项目立项初期阶段,茌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突出目标导向,实现极简、极速、零成本“极简化”审批。
巨捷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军还记得项目落地时的情形:“2小时就完成了标准化厂房立项、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全流程办理。”当时,了解到巨捷物流有限公司待建项目为社会投资标准化厂房,功能单一、工程技术要求简单,符合社会简易低风险项目政策适用范围后,茌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主动靠前服务,将立项、水土保持、取水许可、工程规划等12个事项合并“一件事”办理,让该公司享受到了“极简化”审批带来的巨大便利。
为打通改革中的堵点难点,茌平区召集区发展改革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行政审批局等11个单位,安排部署了审批制度改革5个方面42项重点任务和市县联合创新“揭榜挂帅”11项创新试点任务,扩大“一件事”办理范围、重点项目审批帮扶、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过程纠偏和验前服务指导等一一在列。
2月,《茌平区建设工程项目联合验前指导办法》开始施行,对于社会投资使用已批准的建设用地新建小型仓库、厂房等工业类建筑项目,单体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及以下,不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品,非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车间实施简易联合验前指导。
前曹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负责人感慨道:“以前,由于我们很多问题没有整改到位,导致联合验收不能一次性通过,延长了交付时间。现在,茌平区住建局组织相关部门对每个施工阶段进行验前指导服务,把问题提前解决了,极大缩短了交付时间,也减轻了我们企业的负担。”
茌平区住建局联合验收办公室负责人薛成波表示,由于建设项目施工工期较长,相关部门及专营单位在每个施工阶段进场时间及完工验收时间不一致,导致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时出现与规划不符、设计图纸与现场不一致、施工资料保存不完整、隐蔽工程资料不齐全等难以解决的施工问题,造成联合验收不能一次性通过,增加了企业负担。
茌平区住建局通过现场调研和企业座谈,理清改革思路,将建设工程分为基槽、主体、装饰安装及竣工验收四个阶段。按照“一次进场,全面指导”的方式,茌平区住建局牵头组织区资规局、区行政审批局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广电等专营单位开展联合验前指导服务,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进行整改,并对下阶段可能产生的风险点进行技术指导,提前解决各种不规范问题,为建设工程竣工联合验收打下基础。
建设工程联合验前指导,实现了从“一对多”跑腿到“多对一”服务的转变,缩短了竣工验收周期。目前,茌平区已有近10个项目享受了验前指导服务带来的红利。
为项目建设“松绑”,帮助企业减负,依靠着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茌平区一个个项目“轻装上阵”,跑出了“鲁西领跑、全省先进”的速度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