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进一步培育民营经济发展沃土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聊城一直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目前,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9%,进出口占比达68.5%,税收占比约80%。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到518家、单项冠军51家、瞪羚企业40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引导民营企业领悟好、落实好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真正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第一,打破思想坚冰,在提振信心上加力见效。在工信系统全面兴起“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措施再加力”的热潮。切实推动理念变革,全方位宣传“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方针政策,让“发展民营经济光荣”“服务民营企业有功”理念深入人心。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广泛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摸清企业现状和诉求,找准跨越发展的路径和举措。切实做好政策供给,大力宣贯《聊城市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工作措施》等高含金量的创新性措施。用好涉企政策统一发布平台,最大程度实现精准推送和免申即享。

第二,提供最优服务,在助企纾困上加力见效。把解难题、办实事作为责无旁贷的职责本分,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坚持接诉即办,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建好用好“诉求通”平台,确保企业有所呼、我必有所应。坚持闭环解决,完善问题诉求处理机制,对企业反映的问题“挂账销号”,力争“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难题”。坚持主动解难,深化县级干部帮包和干部助企远航行动,探索打造“11143+N”中小企业专家志愿服务模式,真诚为企提供最优服务。优化“欠款清理”“融资增信”等工作机制,切实缓解企业回款难、融资难等突出问题。

第三,激发转型动能,在提质升级上加力见效。把民营经济作为关键载体,与制造经济、数字经济一体推进、统筹做强。着力练强内功,实施新一轮智能化技改三年行动,实施“三个一千”工程,今后三年每年推进10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参与“揭榜挂帅”技术攻关,加强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研发应用。着力培强企业,实施“育苗扶壮”行动,梯次培育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单项冠军和产业链领航企业,着力打造大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热带雨林生态。深化“专精特新”企业融链固链活动,实现卡位入链,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着力塑强载体,发挥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标杆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强镇建设,实施集群培育和园区提升行动,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第四,厚植发展生态,在培优环境上加力见效。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治本之策,坚持系统发力、整体提升。强化法治护航,全面宣贯《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等,保护好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强化要素保障,联合有关部门创新破解要素紧缺问题,优化全链条融资支持机制,抓好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弘扬宣传,持续办好“聊城企业家日”、餐叙会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全社会尊重和礼遇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努力为制造业强市建设作出新贡献。

2023-06-08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2687.html 1 进一步培育民营经济发展沃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