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智”援刚察 “畜”势而上

——聊城援青干部管理组助力刚察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走笔

被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刚察藏羊进场入圈 (受访者供图)

果洛藏秀麻村村级生态畜牧业集中规模化养殖基地 (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记者 许金松

5月的青海刚察寒意未退,降雪频至。漫天雪花下,315国道以北的果洛藏秀麻村,一排排标准的牛舍、羊舍、遮雨棚、贮草棚十分醒目。

“今年初,全新的养殖场正式投入使用,为我镇打造千只白藏羊养殖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镇党委书记南久多杰如是说。

南久多杰口中的养殖场,便是聊城市对口支援建设的刚察县哈尔盖镇果洛藏秀麻村村级生态畜牧业集中规模化养殖基地。聊城援青干部管理组自入青以来,本着“刚察所需 聊城所能”的原则,不断加大农牧援青工作力度,以实际行动助推刚察县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

狠抓项目建设

打造产业振兴“主引擎”

果洛藏秀麻村曾为州定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后,村集体经济仍比较薄弱,每年靠出租临街铺面、公用草场等,收入不足20万元,实现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仍不牢固。2021年,援青干部管理组了解到当地发展情况后,拿出援建资金1000万元为果洛藏秀麻村建设高标准养殖基地,支持村合作社由传统的散养模式向集中式、规模化“半舍饲养殖”转变。

该项目包含13300平方米的标准牛舍、羊舍、遮雨棚、贮草棚以及业务用房、堆粪场、化粪池、给水管网、电路、监控设备等附属设施。养殖基地于今年初正式投入使用,年可育肥出栏牦牛150头、育肥羊出栏1350只,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将提升至60万元以上。

“有了这些明亮的圈舍,村里的收入有保障了,草场退化的压力也大大缓解了。”果洛藏秀麻村党支部书记浪太高兴地说。

提升服务能力

增添高效运行“润滑剂”

集中养殖有效改变了当地农牧民的饲养习惯。为帮助当地农牧民快速转变饲养方式、发展生态养殖,援青干部管理组协调规划外资金5万元,用于生产路硬化、水电改造、羊舍优化及环境提升。目前,合作社购置并投放在养殖基地的900余只藏系羊长势良好。

为降低养殖基地运营成本,刚察县乡村振兴局利用60万元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为合作社投资建设了一条饲料加工生产线,预计节约饲料成本近四成。

“我们将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深入分析研判农牧援建项目运转情况,确保有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援青干部管理组成员、刚察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蔡志睿说。

加强技术指导

把好规范养殖“方向盘”

产业发展,人才先行。在对口支援刚察的10年时间里,聊城市技术人才“组团式”帮扶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医疗领域。

今年初,为加大农牧智力支援力度,聊城响应上级号召,首次组织选派了由刘维柱、魏艳华、赵杰3人组成的农牧科技专家团队,专项服务刚察县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来到刚察后,为了解当地情况,农牧科技专家团队扑下身子,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学习、调研和经验交流。在刚察县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期间,围绕“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的目标,农牧团队积极配合开展动物防疫各项工作。了解到果洛藏秀麻村防疫物资短缺的问题后,协调防护服、口罩、手套、水鞋、头套、消毒剂、喷雾器等防疫物资200余件,并对养殖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合作社制定养殖场消毒制度,进一步提升了集中养殖规范化水平。

农牧团队还组织当地畜牧兽医站专家到养殖基地及周边牧场开展调研,帮助农牧民推广高效养殖技术,共同探索解决原有的分散收购、价格不一等问题。

“聊城市援青干部管理组将立足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继续对刚察县开展全方位、多领域、多形式的深层次合作,逐步构建壮大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销售链、打造服务链的全产业链帮扶模式。”6月6日,聊城市援青干部管理组组长、刚察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孙建德说。

2023-06-08 ——聊城援青干部管理组助力刚察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走笔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2697.html 1 “智”援刚察 “畜”势而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