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委员巧“搭档” 靶向“治疗”解民忧
——阳谷县侨润街道“两代表一委员”为民工作室让履职更高效
■ 本报记者 马永伟
本报通讯员 宋延安 汤雁南
“有事就找代表委员,解决问题妥妥的!”日前,阳谷县侨润街道顺达社区老唐小区居民刘忠诚逢人便说。
刘忠诚在金凤华府工地承包工程,开发商拖欠工程款2万多元,多次索要无果。听说阳谷县侨润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两代表一委员”为民工作室可以帮群众解决问题,刘忠诚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问题反映给值班代表委员张金宝。张金宝马上组织相关社区、企业负责人开会商议解决方案,事情很快得到圆满解决。
如今,在侨润街道,“两代表一委员”为民工作室的名声越来越响。
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
为畅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渠道,2022年7月,侨润街道成立了“两代表一委员”为民工作室,搭建了代表委员日常履职和联系服务群众的新载体、新平台。
“在排列代表委员驻室值班表时,为不熟悉街道工作的行业领域代表委员安排一名在街道任职或熟悉街道工作的代表委员作为搭档,这样的科学搭配,既能精准地靶向‘治疗’群众反映的问题,也可以为群众提供更为专业的指导意见。”侨润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广春介绍。
侨润街道“两代表一委员”为民工作室成立以来,代表委员先后接待、走访群众150余人次,转交相关科室站所处理事务20件,与服务团队共同化解矛盾纠纷13件,吸纳意见建议32条,涵盖党建、医疗、治安、交通、环保等领域,充分发挥了“知党情、听民意、促和谐”的作用,受到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急难愁盼“码”上办
今年3月,侨润街道“两代表一委员”为民工作室推出了“代表委员码上办”功能,将二维码做成宣传海报,通过宣讲、微信群转发以及在各村居群众集中场所张贴等方式,引导辖区群众开启“线上”提问。群众可以直接扫码向代表委员反映自己的诉求。
“上次办事处工作人员来俺村宣讲,教我们扫码反映问题,俺说村里的文化活动太少了,宣讲员手把手教俺扫码提交问题。没过多久,上级部门就安排了戏曲下乡,还来跟村干部座谈。现在俺村变着花样地举办文化活动,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丰富了。”国庙村村民徐敏兴奋地说。
志愿服务全覆盖
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侨润街道“两代表一委员”为民工作室15名驻室党代表、20名驻室人大代表、9名驻室政协委员全部加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立了巾帼服务团队、卫生健康服务团队、青年服务团队、农业综合服务团队、司法服务团队5支为民工作室服务团队,充分发挥代表委员特长,根据群众需求积极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志愿服务覆盖侨润街道8个城市社区和20个行政村,涉及农业技术、卫生健康、居家生活等多个领域,常态化为群众提供一盔一戴安全“童”行、垃圾分类、书润乡村、周末课堂、美德健康你我同行等志愿服务,实现服务行业领域全辐射,服务群众范围全覆盖。2023年以来,5支志愿服务队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次,服务群众268人次,累计服务时长500余小时。
“侨润街道将继续依托‘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倾听百姓呼声、化解社会矛盾、直接服务群众,发挥传党声、听民情、强服务、谋发展作用,将其打造成为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构建多元共治、联动互融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张广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