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摄影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o

麦客来了

滕毛孩在操纵小麦收割机进行作业

滕强用手机给父亲录制视频,记录生活日常

开工前,滕毛孩又检查了一遍收割机

傍晚时分,滕毛孩和女儿滕静在搭建帐篷

小麦得到及时收割,颗粒归仓

麦客们连夜在麦田里奔波作业

■ 文/图 本报记者 朱玉东

本报通讯员 张振祥

6月13日,天气持续高温,炽热的阳光烘烤着田野里已经成熟的小麦,似乎都能听见麦穗炸裂的声音。

这天上午,河南省驻马店市平玉县清河区孟庄村58岁的滕毛孩,带着儿子滕强、女儿滕静、女婿郭义华,和老乡一起开着3台小麦收割机,赶到东昌府区闫寺街道种粮大户王伟的农场,这里有1000多亩小麦等着他们收割。

从2009年开始,滕毛孩就购买了小麦收割机,当起了麦客,每年夏天从河南老家出发,追着麦浪到山东、山西、河北等地跨区作业。十几年来,飘泊的辛苦也换来了生活的富足,每年夏收期间能收入20多万元。

2019年,在朋友的介绍下,滕毛孩一家人到聊城收割小麦。聊城人好客又实在,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结交了不少好朋友。最近几年,他们都会来聊城作业。

滕毛孩说,前些年当麦客确实辛苦,收割机里很闷热,干完活全身上下都是尘土。后来收割机不断升级换代,设计得越来越好,干活就舒服多了。现在这台收割机是他去年刚买的,操控方便,有空调,封闭性好,驾驶室里干净多了。

常年在外奔波,经常会遇到收割机发生故障,很多时候都是滕毛孩自己修理。在他收割机的两个后备箱里,装满了各种零配件。他自豪地说,现在他的维修技术一流,在老家,他经常被别人请去维修收割机。

“聊城小麦的地块较小,大多数一块地只有几亩,过于分散,机械收割效率太低。”滕毛孩说,他们把王伟的小麦收割完毕,便会赶往河北,估计再过十几天就能回家了。

2023-06-1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3097.html 1 麦客来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