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护“莓”好梦想
——高唐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助特色种植业发展
■ 尹腾淑
6月14日,走进位于高唐县梁村镇梁村的家兴种植合作社,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准备肥料,一车车肥料被运进草莓大棚,为草莓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真没想到这么热的天,你们还能来回访。”合作社负责人王德兴是高唐农商银行的“老朋友”,见到银行工作人员前来回访,他赶紧停下手里的活,迎了上来。“肥料是种好草莓的关键,每座棚大概1亩地,一座棚就需要30—40吨肥料。”王德兴介绍。
王德兴从事草莓大棚种植已有6年时间。6年来,他种植的大棚数量逐年递增,从2座棚到现在的10座棚,数量增加的同时草莓的质量和种植水平也稳步提升。“前期没有技术,就自己摸索着干,育苗、种植、销售全都是自己一点点钻研的。每年的‘十一’到次年‘五一’,是草莓的采摘季,每座草莓棚大概能出2000公斤,我们采取‘商超+采摘’模式,主要供应高唐的大小商超、水果超市。”谈到合作社的发展历程,负责人王德兴如数家珍。
发展规模的扩大,也导致资金被大量占用。高唐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与王德兴对接时,了解到合作社发展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在分析行业发展前景等情况后,高唐农商银行迅速开辟信贷绿色通道,为王德兴推荐了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不到两个工作日,200万元贷款成功办理完毕,及时帮王德兴摆脱了资金周转困境。
“多亏了咱们农商银行快速办贷,解决了我的大难题。走,带你们看看我育的草莓秧苗去。”王德兴边说边带着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往大棚走去。
草莓育苗是一件“不简单”的事,但王德兴都是自己育苗。每年4月份开始育苗,一垄到头,能育3万至4万棵草莓秧苗,然后再移植到大棚内,开启草莓的“成长之旅”。“我们目前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了,接下来还会扩大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发家致富。”说起今后的发展思路,王德兴充满信心。
精准对接匹配产品,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对王德兴的精准信贷支持是高唐农商银行数十年来深耕县域、面向“三农”的一个缩影。作为扎根高唐的地方金融主力军,高唐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服务城乡居民主责主业,以优质的服务、丰富的产品主动躬身入局,投身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截至4月末,高唐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54.7亿元,较年初增长0.93亿元,切实以真金白银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金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