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引资加速突破,开发区底气何来?
■ 本报记者 岳耀军 崔崴
今年以来,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捷报频传。
6月2日,在2023聊城(粤港澳)双招双引推介会上,香港宏安集团投资6.3亿元的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发地供港蔬菜配送基地项目、香港时昌控股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的预制菜产业化研发生产项目双双签约。在此之前,投资50亿元的BIPV全透明太阳能发电玻璃项目、投资5亿元的江苏大生集团现代化自动纺织技改提升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开发区。
截至目前,开发区共签约过亿元招商引资项目26个,协议总投资额190.8亿元。招大引强方面持续发力,签约过10亿元项目6个,过50亿元项目1个。在1—4月份招商引资工作中,开发区各项指标综合得分全市第一。
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加速度”,从何而来?
“加速度”来源于敢闯敢干、奋力争先的拼劲。开发区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在全区上下迅速掀起“开局即决战、起步就冲刺”的招商氛围。开发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带领招商团队“走北闯南”密集开展招商活动,对接重点项目,力促项目签约落地。
2023年以来,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外出招商13次,对接洽谈项目61个,拜访企业50家。该区组建精干招商队伍,完善督导问责、考核评价、奖励激励工作机制,营造全员招商工作格局,动员全区上下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头抢项目、促签约,推动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项目加速落地。
今年一季度,全区签约过亿元项目14个,实际利用外资163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量排名全市第一,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
“加速度”来源于靶向发力,精准招商。开发区摒弃“挖到篮子都是菜”的思想,重点围绕金属精深加工、生物食品医药、高端装备制造、高端现代服务等优势产业,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做文章,围绕世界500强企业、颠覆性创新技术行业,在持续招大引强上下功夫。
江苏大生集团现代化自动纺织技改提升项目,利用华润纺织厂房将原有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新上智慧全流程纺纱生产线及智能化车间管理系统。项目完成后,将推动开发区纺织行业由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继续巩固企业业内的龙头地位;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投资13亿元的新型零碳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成为全省最大的集风、光、储于一体“能源互联网+”产业园。
“加速度”来源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开发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企业满意度作为检验营商环境成效的第一标准,以“干部执行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助力营商环境再升级。建立重大项目顶格推进机制,健全完善“一项目一专班”工作机制,由县级干部牵头,全链条跟进、全周期服务、全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早日达产见效。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开发区积极探索构建亲清政商沟通新平台,创新建立“营商环境畅聊早餐会”工作机制,以当好“服务员”“店小二”的态度,设身处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实际困难,努力打造让企业家在开发区“创业安心、办事顺心、经营放心、生活舒心”的良好发展环境。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牵手开发区,有的是首次投资,有的是再续前缘,为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积蓄起强劲动能。
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贾鹏柱表示,开发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三提三敢”工作要求,抢抓发展机遇,确保招商工作满弓紧弦、蓄力争优,力争全年招引过50亿元项目2个以上,过亿元项目60个以上,实现外资到账7500万美元以上,为谱写“六个新聊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开发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