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专题
放大+  缩小-   默认o

“农”墨重彩看今朝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聊城实践

位于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郑兆雷

首届山东聊城(莘县)绿色蔬菜博览会在莘县会展中心开幕,果蔬雕刻工艺师现场表演西瓜雕刻技艺。■ 许金松

在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化大棚内,工作人员正忙着采摘草莓。■ 赵宗锋

作为“中国锦鲤第一县”,高唐县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在三十里铺镇规划了3000亩的锦鲤产业园。■ 贾新伟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本报通讯员 张士新

盛夏时节,当初升的太阳照在聊城大地,这方8600余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开始忙碌起来。

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鳞次栉比,农民在黄土地里“刨金”;交易市场里,一辆辆运输车来来往往,将聊城蔬果送往四面八方;一个个高质量农业产业项目茁壮成长,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农业大市,聊城率先蹚出农业现代化新路子责无旁贷。近年来,聊城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产业更有质效,农民生活更加殷实,书写了农业强市战略的大文章。

农业产业的聊城担当

产业发展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

聊城,90%以上的土地面积是农村,60%以上的户籍人口是农民。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质量转变的关键时期,用工业思维推动农业发展提质增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成为我市农业强市战略的迫切需求和必然选择。

在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育苗床上,空中喷灌设备在轨道上滑过,细细的水珠均匀地洒落在秧苗上。距离育苗室不远处的冷链物流加工车间内,预制菜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转。

从智能化育苗场、试验种植基地,到蔬菜大棚、专业合作社,再到蔬菜批发市场、预制菜加工工厂,耿店村打造了完整的蔬菜产业链条。2022年,耿店村建设了两条年加工蔬菜量达3万吨的预制菜生产线。“我们算过一笔账,通过建市场、应用新技术,再到推出预制菜加工等举措,每亩蔬菜能多卖5000元。”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说。

距耿店村不远的乐平铺镇小刘村,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满是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国内首个三产联动、双园共创,实现零碳目标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为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出了标准化生产的样板。在这里,信发集团电厂运行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输送到大棚内,变废为宝,供草莓、樱桃进行光合作用。鲈鱼养殖区内,一条条鲈鱼畅快游弋。养鱼产生的废水和粪便、鱼鳞与樱桃、草莓废弃枝叶被统一收集制作有机肥,成为樱桃、草莓的新型基肥。

为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我市注重龙头培育,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把更多就业岗位和产业链增值收益留给农民,促进共同富裕。

立海集团高标准全智能数字一体化禽产品加工基地项目安装了国际领先的全自动肉鸭加工流水线,预计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约20亿元,提供1500余个就业岗位,同时可带动4000余户肉鸭养殖户增收;

凤祥农业作为肯德基、麦当劳、沃尔玛等跨国公司战略供应商,是中国最大的肉鸡生产加工出口企业之一,年饲养宰杀肉鸡两亿只,已形成熟食品加工、冷链物流、恒温气调库等产供销完整产业链条;

……

这片养育着世世代代聊城人的沃土上,巨变与跨越激荡着深沉的历史回音,彰显着新时代的力量。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聊城正在释放前所未有的激情和能量。

新型农民的聊城风采

7月初,第一届全国农民技能大赛将在聊城举行。这场大赛落户聊城,正是对聊城农业发展、对聊城新型农民培育最好的肯定。

旧时,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今,聊城的新农人展现出了不一样的新面貌。

农民高级农艺师许万昌总结食用菌生产技术经验,发表论文7篇,并创建微信公众号“菌事前沿”,向菇农传播应用技术。在许万昌的带动影响下,东昌府区及周边县(市、区)约有10万名食用菌种植户靠蘑菇增收。农民正高级农艺师蔡目瑞引进蔬菜优质新品种,带动周边3万余人从事相关产业,建成了占地10万余亩的香瓜、西红柿种植基地。

农业要发展,离不开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科技队伍。

我市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农民职称评定,深入挖掘培育打造农村知名“土专家”“田秀才”。截至目前,聊城市累计评定农民职称人员399人。新型职业农民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大潮,带动农村人才创业创新创造在聊城大地蔚然成风,奏响了聊城乡村人才振兴“新乐章”。在农民职称评定中,我市打破学历、资历等限制,注重技术水平和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引导乡土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依托农民职称评定,我市着力搭建“三农”服务载体,建立科技服务网络,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农业专家、农民职称技术骨干人员成立“三农”技术服务团队。目前这支团队已有2万余人,为广大农民寻求技术服务提供了固定、完善的平台。

“我不仅承包了200多亩地,还为全镇近1万亩土地提供了托管服务。”茌平区胡屯镇美东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周美东说。从守着一亩三分地到成立合作社搞托管服务,周美东带着大学毕业的儿子做起了新农民。在合作社,各种型号的收割机、拖拉机、植保机、旋耕机、复合种植机、无人机等达70多台(套),机械化生产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除了周家这对“农机父子”,这片广袤田野上还活跃着“果蔬达人”张华清、“西葫芦大王”王登华、“鸵鸟叔叔”程相兰等优秀农业技能人才。他们或在政策帮扶下,或在产业带动下,或在新理念引领下,成为农业发展的能人,为我市农业强市战略添砖加瓦。

乡村振兴的聊城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

九曲黄河在聊城留下农耕文明的印记,波澜壮阔的京杭大运河为聊城注入商业文明的基因。两河交汇一明珠,聊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实践出了令人惊艳的经验,也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新三宝”——东阿阿胶、冠县灵芝、临清桑黄。

东阿县打造阿胶文化浓厚、产业创新驱动、政策优惠、市场规范的全国知名道地阿胶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阿胶产业集群。冠县开发出灵芝盆景、灵芝孢子粉、灵芝茶等产品,成为全国最大的灵芝产销集散地,被省农业农村厅命名为“食用菌生产基地”,被中国科学院命名为“灵芝产业化生产基地”。“冠县灵芝”被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临清市成为全国最为集中的桑产品加工基地,正在全面实施桑黄现代标准化生产,形成集桑树种质资源保护、桑黄人工栽培、桑黄系列产品研发和加工于一体的桑黄产业链。同时,大力开展桑黄深加工项目,开发桑黄中药饮片、桑黄酒等60余种产品。

在“新三宝”为聊城乡村振兴战略增色的同时,我市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做足了文章。

临清市充分利用庭院经济投资少、经营灵活、管理方便、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和优势,积极盘活农户房前屋后及院落内闲散的空间资源,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力发展不同类型、多种经营模式的庭院经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高唐县以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为契机,将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列入重点改革事项,探索形成“1+3”托管服务模式,即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中心,联结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农户、金融三个要素,创新经营方式、组织形式,满足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需求,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益的“四增”效应。

莘县充分发挥瓜菜菌种植优势,深度拓展农业发展链条,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水平迅速提升,瓜菜菌成为带动群众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全县瓜菜菌播种面积达100万亩,年总产量达500万吨。“十三五”期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8.8%,瓜菜种植大镇农户年均收入达30万元以上。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强市战略的推进,让聊城大地上激荡着最为动人的梦想。立足优渥的资源禀赋,我市紧紧围绕“让农业更高效、让农村更美丽、让农民更富裕”的目标,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聊城特色板块,在农业强国建设中体现聊城担当、作出聊城贡献。

评论

农业强市建设正当其时

■ 钟伟

农业稳则国家安,农村兴则国家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积极融入大局,夯实基础,聊城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加快建设农业强市,聊城有基础有优势。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中国蔬菜第一市”金字招牌响亮,肉蛋奶产量位居全省前列;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落户高唐,“鲁西种苗谷”加速推进建设,聊城频频发力“农业芯片”,将种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变原料为食品药品化妆品,提高附加值,我市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向着中高端进发;乡村旅游、都市农业方兴未艾,一二三产加速融合……鲁西大地,平畴沃野,蕴藏无限活力。但细细分析,聊城农业仍然存在这样一些短板:绿色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农产品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太短,品牌知名度不高……差距就是增长的潜力、提升的空间。辩证看,务实干,要在拉长长板的同时,补短板、强弱项,答好必答题,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重大战略交织叠加,聊城“三农”工作各种优势条件累积转化、积厚成势,已经站在农业由大到强、加速崛起的新起点,全面建设农业强市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抢抓机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强市建设,要规划引领、加强设计,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统筹兼顾、系统推进,突出主体、加强引导。要强化科技改革双轮驱动,激发建设农业强市的动力活力。要聚焦重点任务,抓好粮食安全、产业振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等工作,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拉升标杆、高点定位,探究乡村振兴时代答卷的“最优解”,聊城农业强市的绚丽画卷必将持续铺展开来。

2023-06-28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聊城实践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3543.html 1 “农”墨重彩看今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