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专题
放大+  缩小-   默认o

文明花开 香满水城

——聊城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党的二十大代表杜立芝在高唐县梁村镇二十里铺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解斌

聊城蓝天救援协会志愿者在无偿献血。■ 朱玉东

我市加快建设“书+服务”特色城市书房,打造“书香聊城”品牌,推动全民阅读。■ 田柏林

东昌府区民政局志愿者与老人一起包粽子。■ 朱玉东

■ 本报记者 张英东

“拾级登来霄汉接,凭窗望处近遥铺。”盛夏时节,登上光岳楼,极目远眺,但见绿意葱茏花争艳,东昌湖上碧波荡漾,城市街道车水马龙。

在这座被誉为“江北水城·两河明珠”的城市里,比夏日景色更迷人的,是这里处处洋溢着的文明新风。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近年来,聊城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人文魅力、提升治理效能,不断改善城市环境风貌和群众精神面貌,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时时飘香。

有一种精神

绽放爱国之花

5月5日至7日,弘扬孔繁森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在聊城召开,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孔繁森精神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深刻内涵。

聊城,是孔繁森同志的家乡,是孔繁森精神的发源地。我市充分发掘孔繁森精神的时代价值,让孔繁森精神在水城大地枝繁叶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聊城各族人民心中根深蒂固。

聊城立足孔繁森同志故里优势,充分挖掘孔繁森精神蕴含的民族团结时代内涵,着力打造“繁森故里石榴红”工作品牌。目前,全市共创建“红石榴”社区、家园等125处,主题公园、广场23处,“红石榴”学校6所,市县两级开通“民族团结号”公交车线路26条。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国与爱人民,从来密不可分。4月3日,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杜立芝同志“齐鲁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杜立芝同志学习,淬炼无私奉献的情怀,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努力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担当作为、建功立业。

从聊城时代楷模到齐鲁时代楷模,杜立芝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脚踏实地干好工作的精神,在全省引发热烈反响。时代呼唤楷模,楷模辉映时代。在聊城,楷模和榜样正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聊城时代楷模、聊城好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我市将重大典型选树作为全市宣传思想工作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高质量开展典型选树工作,形成各类典型竞相涌现的良好局面,营造了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

有一种坚守

绽放敬业之花

6月23日,端午假期第二天,聊城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上午9点,兴华路、新纺街路口,数条光纤电缆线垂落到马路中间,给来往的车辆带来了安全隐患。

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后,聊城市交巡警支队直属二大队市医院岗迅速部署警力,一边联系通信公司前来专业处置,一边安排警力尽快疏导交通。正在附近执勤的辅警张阔,用绝缘杆撑起了电缆线,辅警王文昊则在一旁指挥行人、车辆绕开通过。直到专业维修人员抢修完成,已经坚守两个多小时、又累又渴的两人才返回工作岗位。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在聊城,像张阔、王文昊这样,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还有很多。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在聊城各行各业中不断涌现,蔚然成风。

“尘埃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2018年8月,聊城市文明办公布了第一期“聊城好人”名单。5年来,“聊城好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今,第35期“聊城好人”的事迹,正在全市范围内展播。

时代在变,奋斗的底色永远不变。2022年,我市开展19个最美系列选树,召开发布仪式30余场,评选出132名“聊城好人”。其中,44人获评“山东好人”,2人获评“山东好人之星”,1人荣登2022年度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有一种品格

绽放诚信之花

今年1月,山东省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名单公布,聊城市成功入选。

诚信是立身之本,也是一座城市的金名片。近年来,聊城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全面归集整合市场监管、司法、税务、生态环保、海关、知识产权、不动产、水电气以及社保、住房公积金缴纳等14类37项信用信息,不断提高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我市深入拓展信用信息服务应用,全面推行行业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实施差异化监管、重点监管、精准监管、高效协同监管,实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严重失信者“严查严管”。大力开展信用惠民便企案例推广,持续推进“信易批”“信易阅”“信易停”“信易游”等信用惠民便企“信易”应用,为守信主体在行政审批、阅读观影、交通出行、旅游购物等方面提供优惠便利,形成信用有价、守信受益的价值导向。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推动美德和信用融入日常生活,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重信守诺。聊城市文明办推出《“聊美德 立诚信”聊城市先进模范典型事迹宣讲》栏目,播报优秀宣讲作品,营造弘扬美德、褒扬诚信的良好环境,让美德和诚信深入百姓心中,为建设现代化强市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有一种温情

绽放友善之花

几张小板凳、一把剪刀、一块围布、一瓶消毒液……穿着红马甲的理发师一字排开,仔细询问老人需求,精心设计发型。

这是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十里铺村流动理发店的场景,也是聊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之一。聊城充分发挥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交汇交融的独特优势,创新打响了“两河喜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以文明实践探索“两河文化”的时代精髓,用志愿服务浸润优秀传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的善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世代传承的优秀文化传统。在聊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志愿服务也日趋规范化、组织化、专业化、信息化。

我市建立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机制,大力支持社会组织发展,连续7年开展了全市“公益创投”活动,累计安排资金400余万元,培育为老、助残、恤孤、救困、关爱青少年、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等94个公益项目。

目前,全市登记和标识的志愿服务组织已达153个,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设置志愿服务站点近2500处,逐步引导设施资源向志愿服务组织开放,大力提升志愿组织服务效能。

“栀子花开 护蕾行动”青少年发展项目、“一对一关爱事实孤儿”项目、“烛光宝贝关爱”项目……我市围绕扶弱济困、助孤助残、社区治理等重点领域,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向精准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新征程上,聊城将以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聊城人民也将以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不断推动城市向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两河明珠”城市迈进!

评论

以人为本,城市文明的永恒底色

■ 王博

徜徉在聊城城区,公园内、道路旁、爱心驿站里、城市书房中……每一处风景,都彰显着文明之光;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体现着“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

多年来,聊城市驰而不息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围绕城市环境的方方面面持续发力,城市颜值更加秀美动人、政务环境更加廉洁高效、法治环境更加民主公正、市场环境更加规范守信、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便利……毫无疑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一场浩大的系统工程,然而,这项工作再千头万绪,其主要评判依据始终只有一个: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

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才能彰显文明城市的气度和格局。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人是城市的灵魂所在,城市文明的根本是市民的文明。有没有把人民宜居宜业放在首位,有没有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既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气度与格局,也预示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前景。我们的城市每天都在成长变化,当每一个普通市民都能从城市的变化和进步中感受幸福,获得实惠,既享有殷实的物质生活,又拥有健康的精神生活,市民的文明程度自然能得到提升,城市的发展才会充满活力。

以群众关心的问题为导向,才能赢得最广泛的支持。让办事更便捷、秩序更规范、生活更舒心,既是人民群众的心之所向,更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行之所往。多些求真务实的作风,多些不折不扣的执行,把每一处口袋公园建得独具风情,把每一间幸福食堂经营得有声有色,把文明创建的过程变成服务群众的过程,变成提高生活品质的过程,带给群众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人民群众必然会成为创建文明城市最有力的支持者、最广大的受益者。

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不是终身制,文明创建也没有“终止符”,它是一场久久为功的“耐力赛”,更是一场践行初心的“幸福接力”。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下齐心、砥砺奋进,就能在为人民谋幸福的创建之路上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2023-06-28 ——聊城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3546.html 1 文明花开 香满水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