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穷坑村”变成幸福村

——走近莘县朝城镇赵坑村党支部书记魏民生

■ 本报记者 于新贵


“老哥,棉袄还暖和吧?”

“今年冬天没觉得冷,多亏了你给俺买的大棉袄。”

1月19日上午,在莘县朝城镇赵坑村村民赵孔恩家里,赵坑村党支部书记魏民生与74岁的赵孔恩手拉着手亲热地拉起家常。

2020年4月,作为公选村党支部书记,魏民生来到莘县朝城镇赵坑村——他是莘县100名公选村党支部书记中唯一一位已经退休的干部。

一年多的时间,赵坑村村容村貌变美了,村风变好了,群众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曾经的“穷坑村”变成幸福村,这背后是魏民生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的努力和付出。


9天走遍137户人家


赵坑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穷坑村”,村级党组织涣散,村里矛盾重重。

上任第一天,魏民生就带着锅碗瓢盆和铺盖卷住进了赵坑村。他说,不把自己当官,群众才愿意和你坐一条板凳,对你掏心窝子。

魏民生走街串巷,挨家挨户走访,和群众面对面拉家常、听建议。9天时间,他走遍全村137户村民家,摸清了14户贫困户和全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

看到魏民生真心为群众办实事,不少村民主动邀请他去家里吃饭。魏民生说:“行,但前提是吃家常便饭、不喝酒,另外,每顿饭我要付10元钱,这是纪律!”魏民生心里有一条底线,就是多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给群众添麻烦。


办实事赢得群众信任


魏民生刚到赵坑村时,村里的路还是20年前修的,大坑套着小坑。魏民生多方争取,给村里修建了6米宽的柏油路,让群众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历史。

为村里安装路灯,让夜晚的赵坑村亮堂起来;打了4眼机井,安装了4台变压器,解决了群众浇地的难题;整治废弃坑塘,美化了环境,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魏民生把村民的愁事、难事看在眼里、放在心上,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村里有一位老上访户,魏民生千方百计帮他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他动情地说:“魏书记,有你在,我这心里亮堂。我支持你的工作!”


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的气顺了,魏民生开始考虑带领群众致富的门路。

老党员赵孔义2014年退休后回到赵坑村,承包了30亩土地种植杜仲树。

“每亩地产出2万棵树苗,能收入两三万元。如果再把杜仲叶加工成茶砖卖到南方,效益更可观。”赵孔义说。

看到赵孔义种植杜仲树致富,魏民生有了让赵孔义担当致富“领头羊”的想法。在魏民生的帮助下,赵孔义扩大了杜仲树种植面积,建起了杜仲茶生产车间。

在魏民生和赵孔义的引导带动下,村民纷纷种植杜仲树。经过一年的发展,赵坑村的杜仲树种植面积由原来的几十亩增加到300多亩。

村民赵范辉利用自己家的几间房子办了一个服装厂,效益不错。魏民生帮助赵范辉跑银行争取资金,顺利地建起新厂房,扩大了生产规模,解决了本村5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让村民不出村就实现了就业挣钱。

“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就会支持你、拥护你!”魏民生说,这就是他的经验。

2022-01-24 ——走近莘县朝城镇赵坑村党支部书记魏民生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418.html 1 他让“穷坑村”变成幸福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