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浸式领略多彩“警”色
——全市“政务新媒体开放日”活动走进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
■ 本报记者 赵艳君
6月21日,全市“政务新媒体开放日”活动走进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政务新媒体代表、新闻媒体代表、市民代表一行40余人,沉浸式观摩体验公安交警工作。
“之前没来过这里,我原以为办事大厅里会排着长队,身边挤满了人,耳边充斥着各种急躁的声音。没想到,这里不仅井然有序,而且非常高效……”参观车管所办事大厅时,一位市民代表和同伴的议论,引得旁人会心一笑。
“我们的车管所智慧大厅采用静默叫号系统,办理业务的市民,取号时只需要留下手机号码,系统将自动发送短信,提醒市民业务办理区域和办理窗口。”听到他们的议论,讲解员贴心地给予解释。
“我们的接线员每天平均要接听2600余个热线电话,市民拨打12123语音电话,可以咨询车驾管业务,也可以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聊城交警公共关系大队·智慧监管中心,大队长李士军引领大家走进“12123”一键通办公区域,向大家介绍“一部热线电话”倾听民声、汇集民智、实现民意的整个流程。
听到讲解员那句“今年以来共接听38万个群众来电”的介绍时,与会人员一边对这个“巨额”数字感到惊讶,一边不住感叹接线员的辛苦。
很多人没想到,此次走进警营,还有“意外收获”。
“报告指挥中心,执勤民警执行查酒驾任务时,一名司机试图抗拒检查,请求支援……”当日10时30分许,室外一场执勤执法规范化训练,引起众人围观。责令下车接受检查、控制当事人、出示证物等“教科书”式执法程序完成后,现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不远处,4名铁骑队员正在进行常规训练。应大家要求,他们相继表演了绕桩、行进中捡拾异物、行进中敬礼等科目,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惊险刺激的场面引来围观者阵阵叫好声。
参观结束后,政务新媒体代表、新闻媒体代表以及市民代表,面对面、零距离与公安交警进行座谈互动,大家互诉心声,在如何讲好聊城故事、传播聊城声音方面,做了深入有效的沟通交流。
“各位具有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网络‘大咖’,是群众的眼睛、耳朵和喉舌,我们希望大家积极传播聊城正能量故事。在这里,尤其要拜托大家提醒市民规范佩戴安全头盔,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吕克军一番真诚的话语,让大家心生温暖。
活动最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王亚男对聊城交警聚焦守护路畅民安、广泛倾听民意、服务保障民生,创新政务新媒体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表示,新传播格局下,政务新媒体已经成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引领网络舆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渠道之一。交管工作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政务新媒体开放日”这一“小切口”,不仅能让民众更加明白交管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还能增强网民对政府工作的认同感、获得感,进一步监督政府部门的工作态度,推动政府部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