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发区
“精准防污”擦亮生态文明底色
本报讯 (记者 王培源) 7月10日,记者从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了解到,今年,开发区推进“非现场监管”,实现“精准防污”,共飞检点位60余个,发现问题5个并完成整改,电子督办核实并处理数据150余次。
今年,开发区采取“非现场”监测、“非接触”执法、“信息化”远程监管等方式,对重点企业进行在线监测、电量监控、无人机及高空瞭望监管,提高违法问题发现率。
在精准防污工作中,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坚持创新执法理念,统筹“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向科技借力,实现了人海战术、汗水型执法、人工监管到科技加持、智慧型执法、智能监管的创新转变,生态环境执法更加规范化、智能化、精准化。充分利用无人机、在线监控、电量监控、智慧系统等开展非现场检查,多系统优势融合、信息互补,确保监管零死角、排查零疏漏、问题零容忍。以“线下转线上,服务零距离”为原则,持续加大“智慧系统”线上帮扶指导力度,推进环境问题惠企线上整改,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全力实现助企绿色发展。加大系统应用培训,通过开展“老带新”“一对一帮扶”“实战演练”等多种学习方式,进一步强化非现场监管意识,提升非现场监管综合素养与执法能力。
此外,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进一步优化执法队伍管理,按职责分为无人机组、平台组、现场组三个组。无人机组负责定期对重点区域开展无人机巡航,重点筛查指标高及扬尘防控不到位的区域;平台组利用系统平台对辖区企业污染物排放、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处理系统报警信息;现场组24小时整装待命,对非现场监管无法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开展现场核查、取证,对立行立改的问题及时开展“面对面”督导帮扶,确保第一时间整改到位;对违法行为严重的,及时锁定证据,确保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为进一步立案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