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水利局
聚焦“四个持续” 实现全面突破
本报讯 (记者 夏旭光) “今年是聊城现代水网规划落地实施的第一年,全市水利系统确定了‘落实一个规划、保障两个安全、抓好三个重点、实施三大行动、实现全面突破’的全年工作思路,着力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确保实现‘水利工作全省前五名、小组第一名’的目标。”7月10日,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贾相云告诉记者,市水利局明确今年为全市“水利工作全面突破年”。
今年以来,市水利局围绕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积极践行市委“三提三敢”工作要求。严守水灾害防线。推动现代水网建设,全市谋划实施防洪、灌溉、供水等49个重点水利项目,投资40.66亿元,加快补齐工程短板。扎实防汛备汛,开展4轮汛前隐患排查,调整充实市县乡三级专家409人,成立4支市级水旱灾害防御队伍,培训各级业务人员近1000人,开展徒骇河等骨干河道防汛演练,为全市水旱灾害防御提供坚实专业技术支撑。严守水资源上限。统筹调度各类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推进《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和《专项规划》编制。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回头看”,持续规范取用水管理秩序。完成全省首例南水北调水量转让,提前完成年度1.05亿立方米引江计划,进度全省第一。克服引水困难,上半年引黄5.8亿立方米,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水利支撑。严守水生态红线。我市连续两年被省河长办评为河湖长制工作先进市。今年,召开全市河湖长制工作现场会,排查整改河湖“四乱”问题1100余项,积极构建无违河湖;我市1县1乡1项目入选省水土保持示范名单;通过引江引黄向境内骨干河道补水3700多万立方米,保障全市重点河湖水生态环境。
“市水利局将聚焦‘四个持续’,确保年度目标的实现,为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资源保障。”贾相云说。
持续抓好水旱灾害防御。完成下半年灌溉引水任务,保障全市农业、工业、生态、城乡生活用水。汛期加强水情旱情监测预警,开展防汛抢险演练,做好物资储备,发挥好防汛专家队伍的技术支撑作用,持续开展水利工程隐患排查整治,汛期不停、排查不止;抓好拦河闸坝、险工险段等重点工程巡查调度,确保全市防洪安全。
持续抓好河湖长制落实。制定并实施第9号市总河长令;推动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压实基层河湖长责任;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保持问题“动态清零”;制定《聊城市河道管理办法》;提升水系绿化率,完成市县两级8条河渠水系绿化,改善河渠沿线水生态环境;争创11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今年实现全市美丽幸福河湖全覆盖。
持续抓好现代水网建设。对全市重点水利项目实行周会商、月评比督导机制,确保实现“两保一争”目标,争取创建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按照“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同监管”的六同目标,提前完成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开展全市农村供水水质提质专项行动,提高农村供水保障率、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运行管理水平。
持续抓好水资源集约节约。按照“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的要求,严守用水总量红线,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20年下降12%、7%。持续推动地下水超采治理,用好全民监督的长效监管机制,全年完成压采地下水1070万立方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