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一张别样的市民热线通知单

■ 本报记者 刘敏

“前几天,我们收到了一张12345市民热线转来的办理通知单,我心想这下又有得忙了……”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作为基层司法所所长的郭景泰清楚,每张热线办理通知单背后的问题,处理起来都十分棘手。

但是,7月9日,对记者说起这张通知单时,郭景泰语气却十分轻松,他说看到通知单转办内容后,自己也感到很意外。

原来,这既是一张热线转办通知单,也是一封“感谢信”。

这张聊城市12345市民热线办理通知单显示,其转办时间是7月4日上午。正是在这个时间,东昌府区司法局堂邑司法所彻底化解了一场持续13年的家庭矛盾纠纷。

纠纷双方是一对姑嫂,因一起交通事故赔偿金引发矛盾。

时间拨回到2010年,崔芳(化名)的父亲遭遇交通事故,导致一个眼球被摘除,当时经事故科调解对方赔偿3万元。崔芳全程参与调解,并在代表父亲拿到赔偿款后转交给了其母亲。崔芳的弟媳偶然从同村某村民口中得知,当时赔偿给父亲的是5万元,弟媳认为有2万元被崔芳扣下,据为己有。

为此,两人经常为赔偿款异议发生口角,有时还动手,矛盾纠纷态势迅速升级。无奈之下,崔某拨打12345市民热线寻求帮助。为尽快平息、化解纠纷,市民热线请堂邑司法所参与调解。

接到这项工作后,堂邑司法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把当事人崔芳的父亲、弟媳约至司法所,在调解过程中,矛盾双方都觉得很委屈。

工作人员通过进一步梳理,找到了姑嫂俩矛盾的症结,拟定了最终调解方案。

在给双方当事人做思想工作的同时,工作人员又辗转联系到当时处理此案的警官和交通肇事当事人,拿到了相关证据,两人也答应可以现场作证,尽快解决该起家庭矛盾纠纷。

“10多年前的案子了,事故科已经搬了两次家,调解员没能找到当年的调解卷。”郭景泰说,多次做工作,当年交通事故的肇事当事人才同意出面作证。幸运的是,肇事当事人还保留着当时的付款证明。

一起纠纷,吵吵闹闹13年。为化解矛盾,工作人员站在双方当事人的角度,进行了入情入理的分析。堂邑司法所的3名工作人员,前前后后忙了将近一个月,终于将双方心里的疙瘩彻底解开。至此,姑嫂两人多年的恩怨冰消雪融,也都如释重负。

在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感染了当事人,因此致电12345市民热线,以这样的方式转达了感谢之情。

这张别样的市民热线通知单,让郭景泰感到既意外又感动。他表示,今后他们将继续以情理法交融的工作方式,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构筑好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07-1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4921.html 1 一张别样的市民热线通知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