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梨为生到因梨而兴
■ 本报通讯员 马雪 赵焕军
“从这个月开始,我们村的种植户一直要忙到明年三四月份。”7月8日,在冠县清水镇刘屯村梨园内,冠县人大代表刘栋田说。
与大多数农村青年大学毕业后争做“城市人”不同,刘栋田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对我来说更有意义。”刘栋田说。
刘屯村现有梨园5000多亩,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梨。平时农户埋头种植,秋收之季,等待客户来村收购,这种销售模式价格不高且不稳定。
一番考察之后,刘栋田引导村民种植优质品种,并与盒马鲜生、百佳、华润万家等大型商超建立了合作关系,推行从农户到客户的一体化营销模式,实现了产品增值。
2014年,刘栋田创办了冠县东源农产品有限公司,先后建立大型冷藏存储库房5座,梨果成熟后在冷库保存,有订单后随时出库销售。
梨果分拣、包装需要大量工人,很多村民在此谋职。“秋季忙的时候有六七十人在这里干活,能在家门口工作,村民都很开心。”刘栋田说。
“我们的梨果品相好、质量高,完全能达到出口标准。如果直接出口,可以减少销售环节,再次提升产品附加值。”打开销路后,刘栋田并没有满足。他又跑海关,申请出口贸易资质,将冠县梨卖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等地。
刘栋田还积极参加电商培训,带着村里的年轻人从事直播带货,通过网络平台拓展市场,让冠县梨插上电商翅膀,形成产、供、销紧密衔接的产业链。梨果销售渠道畅通后,刘屯村村民收入比前些年翻了一番,实现了“从种梨为生”到“因梨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