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网上走,事在网上办,临清市——
让群众呼声变笑声
■ 本报记者 尹腾淑
“只需打开手机,就可以实时查看审批办理进度,足不出户办理好4项审批事项,方便快捷。”7月24日,在临清市三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涡流智能工厂项目现场,负责人刘海拿出手机,打开智慧平台客户端向记者展示起来。
这个智慧平台正是临清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创建的“清快办”项目全生命周期智慧平台。平台的另一端,则展示在临清市政务服务中心。在这里,临清市各重点项目类型、进展、审批进度、投资金额等内容清晰可见。据刘海介绍,在“清快办”专职工作人员全程帮办下,原本“法定办理时限”66天,实际办结仅用了19天,提前了47天,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材料成本,为企业有序运转减轻了压力。
创新开发“清快办”项目全生命周期智慧平台;在全省率先实施“打捆”环评改革;在全国率先推出“承诺+容缺”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实施“临时占用城市道路”智能无感审批……今年以来,临清市围绕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聚焦聊城市委“三提三敢”要求,全面提升干部执行力,推动干部工作方式再创新、能力素质再提升、工作作风再转变,推动政务服务能力再提升、营商环境再优化,激发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审批速度“提”起来,项目建设快起来。在临清,落实聊城市委“三提三敢”要求不仅体现在政务服务上,还体现在群众的欢声笑语中。
正值暑假,临清市新华路街道新建成的新华乾城邻里汇里,不时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邻里汇坐落在新华乾城小区,儿童娱乐区、组织生活区、观影区、阅读区一应俱全,还配备有以网格员名字命名的“敏姐工作室”。
今年4月,新华路街道对新华乾城小区的党群服务站进行了迭代升级,进一步推动资源在基层整合、服务在基层落地、问题在基层解决、党心民心在基层凝聚。这里不仅仅是该街道打造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桥头堡”,也让居民在炎炎夏日里收获了一个新的“纳凉处”。
“社区是城市肌体中最活跃的细胞,是连接千家万户的‘毛细血管’。”临清市新华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姚强介绍,街道创新搭建社区智慧管理平台,587个网格组织专人入户摸排16.8万人、企业单位3378个,做到关口前移、下沉掌握情况,解决群众困难诉求。今年以来,解决群众期盼问题347件,真正实现了“人在网上走,事在网上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