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二届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在大理举行

聊城选手齐凤锐荣获一等奖

本报讯 (记者 朱海波 通讯员 史晓玲) 7月24日至26日,全国第二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总决赛在云南大理举行。全国28个省区市的81名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展开激烈角逐,来自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的讲解员齐凤锐脱颖而出夺得一等奖。聊城市社科联荣获优秀组织奖。

本届大赛由全国各省区市社科联主办,云南省社科联、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承办,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大理州社科联协办。大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主题,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利用全国各地丰富的文物和文化资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加强社科普及工作交流与互动,广泛普及社会科学知识,讲好文化传承发展故事,让社会科学真正走进群众心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是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社科联于2005年1月命名的第一批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这里保存着国家一级文物——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的笔记本。29岁的齐风锐讲述的《写在笔记本上的遗嘱》就源于这个笔记本中的一段记录。1994年2月,西藏阿里地区遭遇了一场罕见暴风雪,让还没解决温饱问题的藏族群众雪上加霜。时任阿里地委书记的孔繁森率领工作队踏着齐腰深的积雪,深入受灾最严重的革吉、改则两县挨家挨户走访牧民、分发救灾物品和救济款,并把每户牧民的受灾情况一一记在笔记本上。2月27日凌晨3点,由于连日超负荷工作和长时间的高原反应,孔繁森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天旋地转。有高原生活经验和医学常识的他预感到死神正在临近,他艰难地支撑起身体,打开手电筒,在笔记本上给身边工作人员小梁写下了“遗嘱”:“我有一事相托,万一我发生了不幸,不要给我家乡讲,更不能让我母亲和家属孩子知道。你要每月以我的名义给家人写一封报平安的信。我在哪里发生的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切记切记!”齐风锐动情讲述的这则“遗嘱”,虽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却展现了孔繁森同志“爱人民”的崇高境界和对家乡、家人的无限眷恋之情。大赛评委和线下线上观众听后无不深受感动,对孔繁森同志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全国第二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于2023年4月启动,山东省的选拔赛分各市初选推荐和全省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在初选推荐阶段,各市社科联按照初赛、线上评选、评审选拔等程序,共推荐了29位选手进入全省决赛。随后,山东省社科联专门组织了专家评审,经投票表决,聊城市社科联推荐的齐风锐获得全省决赛唯一一等奖。

2023-08-02 聊城选手齐凤锐荣获一等奖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6405.html 1 全国第二届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在大理举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