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士黄吉利,您在哪里?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堂姐弥留之际,拉着我的手说,‘兄弟,你可得帮我找到俺爹。我没找到俺爹,感觉对不起爷爷奶奶和俺娘。’”8月5日,说起堂姐的嘱托,黄玉新忍不住潸然泪下。
老家在东阿县牛角店镇小黄村的黄玉新,如今在济南平阴县工作。他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伯父——烈士黄吉利。
“伯父1928年出生,那时的小黄村尚属平阴县。1946年,伯父参军,曾在冀鲁豫边区党委行署设立的冀鲁豫建国学院参加学习,解放战争期间随军南下,之后便与家人失去联系。”黄玉新介绍,1951年前后,家人才知道了黄吉利已经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消息,牺牲时间大约是1948年。“1960年前后,伯母带着我堂姐去了东北。”黄玉新说。他堂姐叫黄秀云,后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定居。
黄吉利参军后不久,黄秀云出生。她对父亲没有任何记忆,只是凭着母亲偶尔提起时的话语勾画出一个父亲的形象。说起这些,黄玉新红了眼眶:“我和堂姐相隔很远,她在世时我们联系不多,但每次她都会提起伯父。我有责任找到伯父,完成堂姐的遗愿。”
1983年,民政部为黄吉利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上面写着:黄吉利同志在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
“小时候,爷爷奶奶每次提起伯父都会掉眼泪。”黄玉新说,不知埋骨何处的伯父,成了一家人无法割舍的牵挂。他们也曾多方寻找,但都无功而返。后来,黄玉新的爷爷奶奶在遗憾中离世。
黄吉利烈士有一同乡战友名叫杨荣贵,祖籍牛角店镇村王洼村杨家寨子(原平阴县湖溪渡村),1949年后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杨荣贵曾给黄吉利家中写过信,讲述了黄吉利牺牲的情况,但后来失去了联系。黄玉新的父亲回忆,杨荣贵在信中提到,黄吉利的牺牲地是河南信阳新县一个叫沙河的地方。“我们在网上查找,新县并没有叫沙河的乡镇或者村子,只有一条河叫塔沙河,不知是否与伯父的牺牲地有关。”黄玉新说。
“六七年前,我哥哥专门去了新县寻找伯父,但没有多大收获。”黄玉新说,后来,他们费尽周折获得了杨荣贵的联系方式,但那时的杨荣贵已经身患脑血栓,无法交流。
黄玉新说:“我们不知道杨荣贵老人在三门峡有没有别名,如果能找到老人当时在三门峡的同事或朋友,也许能获得关于伯父的其他信息。”
由于年代久远,黄玉新一家不知道黄吉利当年部队的番号,黄吉利也没留下任何照片或遗物,线索十分有限。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伯父遗骸,让他魂归故里,告慰爷爷奶奶和堂姐的在天之灵。”黄玉新说。
没有先烈血与泪,哪有吾辈安和康。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一往无前。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对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与家人取得联系的烈士,帮他们寻找亲人,不仅是对烈士与家属的慰藉,更是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应有之义。
如果您知晓关于黄吉利烈士或者杨荣贵老人的信息,请致电本报党报热线0635—2921234,也可通过本报新媒体平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