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浓情热血为生命续航
——记聊城市第八届道德模范柏呈森
■ 本报记者 叶晨雯
他为人忠厚,待人热情,热心公益。1999年,他第一次挽袖献血,20多年来,见证了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从最初的本式献血证到如今的电子献血证,也记录了他用无私奉献凝聚爱心的历程。他就是聊城市第八届道德模范柏呈森。
8月7日,柏呈森在采访中回忆,2006年一次献血过程中,一名中年女士因家人重病急需血液,由于血型特殊且医院没有库存血液,需要家人献血救人。待这位女士血检结束后,却得知“不符合献血条件”,顿时瘫坐在地,十分无助。看到这样的情况,柏呈森感同身受、心生怜悯,赶紧上前仔细询问病人所需血型指标和家庭情况。当得知自己血型相符时,他急步上前对医护人员说:“抓紧抽我的血,救人要紧!”献血完成后,中年大姐感激地拜谢,柏呈森赶紧搀扶起对方,并看望了她卧病在床的家人。
对于这件事,柏呈森无比骄傲与自豪,同时深深感受到献一次血不仅拯救了一个人的生命,更是救助一个家庭。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直默默支持着他走过了20余年的献血之路。他累计献血8000余毫升,带领家庭献血12000余毫升,用殷殷热血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持之以恒地行走在奉献爱心的道路上,并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等荣誉。
“通过这些年的坚持献血,我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也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柏呈森说,“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是点滴热血汇聚大爱,愿以我的绵薄之力帮助更多的病患,让他们早日脱离病痛。”坚持无偿献血的这些年,柏呈森带动越来越多的家人、朋友加入献血队伍中,用他们的热血和爱心挽救生命,传递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