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水情护安澜

——我市水文部门当好防汛“参谋”

临清水文站测报员安装设备进行流量测验。(受访单位供图)

■ 本报记者 岳耀军

本报通讯员 赵庆鲁

“239立方米/秒,水位35.29米!”8月14日8时,聊城市水文中心南陶水文站测验员王龙准时报送漳卫河水情数据。虽然洪峰已过,险情排除,但像王龙这样的水文人心中绷着的防汛弦,一刻也没放松。

漳卫河南运河水系的两大支流卫河、漳河在聊城汇合进入山东省境内,漳卫河聊城段承担着上游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面积37200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可以说是山东防汛的“西大门”。

前不久,受台风“杜苏芮”降雨影响,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作为海河流域最南部的水系——漳卫河南运河水系是受降水影响较大的水系之一。

一次洪水过程,洪峰是代表洪水大小的特征值,洪峰的准确报送是水文工作者抗击洪水最重要的成果,能为各级防汛减灾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南陶水文站是漳卫河南运河水系进入聊城的第一站,是聊城防汛的“西大门”。该站的洪峰监测成果,对聊城下游关于洪水的研判至关重要。

为把脉水情,迎接阶段性洪峰的到来,南陶水文站、临清水文站测验人员不分昼夜,克服高温、蚊虫叮咬等困难,及时准确地测报各类水情。

自7月28日洪水发生以来,南陶、临清水文站施测流量22站次,报送水位424站次。在波涛汹涌的洪水中,水文人一次次把脉水情,取得支撑洪水防御的诊断数据,再用于水文分析和洪水预报,并提供给各级防指,用于防汛决策。

8月4日13时,临清水文站迎来了阶段性洪峰流量745立方米/秒,水位32.34米,距警戒线1.90米。聊城市水文、水利等部门强化会商研判,动态掌握上游来水情况和辖区内河段水情、工情等,有序调度洪水,合理分洪分流,及时发布预警和启动响应,做好洪水防御工作,最终洪峰平安过境。

“接下来,我们会统筹做好退水监测,并为把脉更大洪水做足准备,坚决守护好聊城防汛的‘西大门’。”聊城市水文中心副主任张安昌说。

2023-08-16 ——我市水文部门当好防汛“参谋”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7143.html 1 把脉水情护安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