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一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小分队成员与老党员赵保法交流。(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记者 赵宗锋

山东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学生任增翔此前从未想过,回到老家冠县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会有如此大的收获。

8月16日,提到前几天的实践经历,他依然兴奋:“我们的新农村,如今变化真是太大了!”一堂行走在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道路上的“大思政课”,因为立足实际,而生动鲜活起来。

从“思政小课堂”走进广阔天地

8月4日至7日,任增翔作为学院红色青春惠民小分队成员,在带队老师李想的带领下,赶到冠县店子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此行初衷很简单:通过实地走访等形式,了解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和农村新变化,并通过电商直播等形式,助力乡村振兴。

店子镇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帮忙对接的几个调研点各具特色,这也成为他们此行大开眼界的最大助力。

事实上,这更像是一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我们希望通过一场实实在在的调研,让学生们走进基层、躬身实践,夯实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激发勇担时代重任的历史主动、增强发扬斗争精神的内在自觉、厚植保持奋斗激情的力量源泉,用青春的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李想说。店子镇党委委员张璐对调研同样寄予厚望,他希望青年学生在从“思政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把社会观察、知识积累、实践思考等成果转化为建设性意见和举措,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社会大课堂”有“知”更有“味”

乡村振兴的火热图景,在调研过程中延伸开来,也让这堂“大思政课”有“知”更有“味”。

在“中共冠县第一支部”旧址和纪念馆,小分队成员听讲解、看实物,沉浸式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冠县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走过的光辉历程,进一步了解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革命先辈为革命事业和家乡建设出生入死、前仆后继,让人动容。如今,我也应该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任增翔说。

在大曲村,老党员赵保法用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村庄40年的沧桑巨变,为小分队成员上了生动一课。4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富裕起来的大曲村群众写信向党中央报喜。1982年1月21日,《人民日报》以《做一个社会主义中国的农民是多么自豪》为题刊发了这封信,大曲村成为山东省向党中央报喜的第一村。40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曲村从治沙造林到土地流转,以实际举措开辟组织强农之路、产业富农之路、人才助农之路、文化兴农之路、生态惠农之路,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任增翔直言,访谈过程中,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党员一再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把人民放在第一位。谈到人才振兴,赵保法希望本村走出去的青年能回家乡扎根,并引进更多人才助力发展。“从他的话里,我们能感受到一名共产党员热爱家乡、矢志不渝的赤子之心。”小分队成员方菲说。

在冠县国兴灵芝科技示范园大棚,一排排一人高的立体网格架构成的灵芝培育架,让人眼前一亮。在灵芝孢子粉收集室,一株株灵芝整齐码放。作为全国唯一一处反季节灵芝规模化种植区,这里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智能化操作。“漫步其间,我们对灵芝生长、加工的全过程有了深入了解,更加认识到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独特魅力。”小分队成员蔡永源说,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更感觉到有责任和义务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在冠县灵芝产业创新创业创客中心暨电商孵化基地,经过系统的电商直播培训,小分队成员体验直播带货。两个小时的直播,吸引了数千名网友在线观看和抢购。

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切实感受到唯有真才实干,才能助农惠农。“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团队成员刁志航和李贵阳说,如今的美丽乡村为青年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希望自己和其他有志青年以后也能为乡村发展再添新动力。

2023-08-18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7278.html 1 一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