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回人才 卖出农货

——博济桥街道探索“党建+电商”发展新模式

■ 本报记者 刘庆功

本报通讯员 王一鸣 陈晓颖

8月16日,天刚蒙蒙亮,阳谷县博济桥街道前金海村的白条鸡冷库外已经是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熟练地将清理过的白条鸡打包装箱。“这些白条鸡将启程发往全国各地。”该冷库负责人秦桂英说,“是电商为我们的产品打开了销路。”

人才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要素。博济桥街道注重从乡村致富能人中选拔带头人,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依托电子商务培育增收渠道,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以乡土人才支撑乡村振兴。

秦桂英就是博济桥街道回乡创业的一个代表。2018年,在前金海村党支部书记周长超的劝说下,秦桂英决定回乡创业,“之前我们在北京做农贸生意,周书记经常打电话让我们回家发展,支持家乡经济,同时带动群众致富。经过反复考虑,我和朋友决定回家发展特色养殖,人工养殖繁育孔雀、大雁、山鸡等观赏性珍禽,主要供给动物园和公园。”

起初,在村党支部的帮助协调下,秦桂英吸纳村里4名贫困户帮忙,生意做得有声有色。然而,2020年疫情发生,给了秦桂英致命的打击。“动物园生意不好做,我们也难以为继。”

2022年,席卷而来的电商大潮涌进了前金海这个鲁西地区的小村庄。顺应时代发展,博济桥街道成立了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开始培育农村电商达人,为农产品找销路、为群众增收找门路。

参加了几次培训后,秦桂英开始转战电商。“我有客户资源,也有渠道,为什么不试着做电商呢?”就这样,秦桂英开始了白条鸡网上销售之路。从一开始自己直播带货发展到现在,秦桂英的团队已经有了6个主播。同时,秦桂英还利用“网红”的带货优势,为其代发货品,每天走货超过3000余单。“除了家里的冷库外,现在我又在莘县建了基地,‘直播+发货’一条龙,规模更大了,发货效率更高了。多亏咱党组织引导我走上了电子商务这条路。我还会带动更多乡亲一起致富。”秦桂英信心满满地说。

电子商务像一根红线,一端连着广阔乡村,一端连接巨大市场,为这些乡村能人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近年来,博济桥街道电商服务中心已开展电商培训40余场次,培训人数1000余人,全街道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已近100家,从业人员900余人。中心累计培养主播60余人,建立孵化中心直管直播间5个,日均商品销售额达5万元。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党建+电商’发展新模式,坚持党建引领、电商突破,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让更多乡村能人找到致富渠道,让更多村民分享发展红利,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博济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郭旋说。

2023-08-21 ——博济桥街道探索“党建+电商”发展新模式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7394.html 1 引回人才 卖出农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