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厚重的历史文化让人惊叹!”
——外国友人感受老照片里的聊城变迁
■ 本报记者 朱玉东
“这是100多年前的照片?”2021年12月30日,在聊城古城区西北角的老照片博物馆,几位在聊城工作的外国友人看到拍摄于100多年前的聊城傅氏家族合影后,惊叹不已。
当日,我市开展“外眼看聊城”活动,邀请了在聊城工作的7名外国友人参观老照片博物馆。老照片博物馆收集了500余幅反映聊城不同时期的老照片,分为“岁月遗梦”“艰辛历程”“激情年代”“蹉跎岁月”“改革春潮”“江北水城”6个部分,以不同历史年代的民风、社情、事件和人物为主线,展示了聊城150余年的发展历程。
“傅氏家族的那张照片拍摄于清朝末年。当时,聊城还没有照相机,拍照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傅家专门从北京请来外国摄影师,拍完照片后再把摄影师送回去。”听完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林虎的介绍,担任中学英语教师的罗伯特瞪大了眼睛。看着一张张老照片,罗伯特说,他在聊城工作了10年,目睹了这座城市发生的巨大变化,而这些记录聊城风土人情的老照片,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也让他对聊城的发展有了更深的感触。“聊城厚重的历史文化让人惊叹!像光岳楼这样的古建筑能被完整地保存下来,非常难得!”罗伯特说。
在几位外国友人中,Lkin很活跃,不停地和朋友对一张张老照片进行点评。Lkin是山东大学的留学生,毕业后来到聊城。他说,聊城是一个很不错的城市,他非常喜欢这里的生活节奏。
为进一步提高聊城的国际传播力,讲好聊城故事,传递好声音,聊城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等组织了5期“外眼看聊城”活动,通过记录在聊城学习工作的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呈现第三方视角下的中外融通。
在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孔繁森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让几位外国友人肃然起敬;在鲁菜创新大赛上,聊城的特色美食让他们赞不绝口;在聊城杂技团的演出现场,杂技演员娴熟的技巧让他们叹为观止。
参加“外眼看聊城”活动的外国友人纷纷表示,他们爱上了美丽的聊城,爱上了聊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愿意在这里继续工作生活,慢慢品味聊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