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o

勇夺全省前三的“健康心密码”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打造精神卫生服务新名片

■ 夏旭光 任喜荣 杨蕊

7月28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了关于2023年上半年全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情况的通报,聊城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综合评分395.31分,位居全省第三名,其中规范管理率和面访率均为全省第一名;今年4月份,还曾取得全省综评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对“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贯彻落实,是践行“替政府分忧 为社会奉献”办院宗旨的初心使命,是致力于“让精神疾病患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四院变成现实”的情怀担当。

起而行之,行而不辍。近年来,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健康聊城”工作格局,多管齐下织牢织密精神卫生保障网,凝心聚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为我市精神卫生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党建为魂

打造学科建设新优势

党建是最好的“指挥棒”和“加油站”,抓党建就是促发展。

心中有阳光,脚下才有力量。作为鲁西地区唯一一家精神病专科医院,市四院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把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各项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以新的发展理念定向,以新的发展格局聚力,坚持以学科队伍建设为突破、以科研平台建设为重点,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有机融合,激发内生动力,大力提升学科建设和技术水平。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是重大民生问题,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精神疾病会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干扰患者的情感和行为,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

该院以“强专科优综合”的发展思路为指导,成立了儿童青少年精神科、抑郁症治疗科、心身医学科等特色科室,让患者尽早得到专业、系统的治疗;壮大了内科、神经内科综合科室,运用心理学及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了精神疾病患者合并症、并发症的综合诊疗水平,预防或减少各类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如今,医院形成了拥有心理咨询中心、临床心理科、精神科专家门诊、神经症门诊、健康睡眠门诊、药物依赖门诊、开放式心理病房、精神科病房、抑郁症病房、儿童青少年精神科病房、老年病房等科室,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科优势。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基础,更是群众看病更加放心、舒心、安心的根源所在。医院把培养人才放到了学科建设的首要位置,建立内育与外引并重机制,加大对核心人才、精英人才、骨干人才的引培力度。开展医疗“双百工程”和护理“双星工程”,设立“青年成长基金”和“骨干成才基金”;创新培养模式,实施“临床导师制”,提高中青年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积极扩大“朋友圈”,安排医疗医技专业技术骨干外出进修,与到访参观的各界同仁进行协商,与国际级专家“交朋友”,开展多领域、全方位合作,构建对外交流高地,实现了理念、人才、信息和技术的共享双赢。领军人才纷至沓来、本土人才队伍壮大、学科建设步伐加快、健康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根深蒂固,则枝繁叶茂。市四院“快人一拍”的重点学科建设,不仅实现了病有良医,大大提高了医院的救治水平和服务质量,还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推动市四院在临床科研和新技术、新项目开展上取得丰硕成果,多项新成果、新项目填补了省内外空白。

行业引领

构建疾病诊治新格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剧,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渐突出,有些市民在应对多样的价值观念、复杂的社会关系时失意失衡,深受心理疾病困扰。心理行为异常和常见精神障碍人数逐年增多,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严重影响。”市四院专家顾镭介绍,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与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民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

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有利于健全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体系,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心态稳定和人际和谐,提升公众幸福感;有利于培养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市四院贯彻落实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推进会精神,认真落实工作职责,严格把控查、收、管、治各个环节,做好“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各项工作,在精神卫生精细化管理模式、社会心理服务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治疗等方面持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

市四院加强精神疾病防治体系建设,采取技术帮扶、对口支援和技术合作等方式,在县级综合医院全部建立了精神卫生科;成立了西院区及莘县古城院区,形成单体多院区发展的新格局;联系五个县(市、区)的十家乡镇卫生院组建聊城市精神卫生医联体,在全市构建起市、县、乡三级精神疾病防治网络。发挥精神卫生中心的龙头作用,加大帮扶指导力度,坚持优质资源下沉,打造精神病院建在乡镇上的“聊城模式”,真正为老百姓看病提供便利。

近几年来,市四院加强精神疾病防治队伍建设,成立11个对应县、乡镇的技术指导小组,协助当地做好精神疾病患者的摸底筛查、危险性评估、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及转诊工作;通过组织参加省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借助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壮大精防队伍,完善服务网络,为更好地完成精神卫生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医者,须绝驰骛利名之心,专博施救援之志。市四院认真贯彻落实市卫健委《关于落实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救治救助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加强贫困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全面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措施,对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管理、指导,协助转岗医师、基层精防工作人员做好本县、乡镇的筛查、评估、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及转诊。精防科技术指导小组人员配合乡卫生院,村医、转岗医生,深入到村,共同完成工作,做到村不落户,户不漏人。同时对突发事件苗头,协助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转诊和入院治疗。对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回到原住地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对需要接受精神科基本药物维持治疗的,督促患者及监护人遵医嘱治疗。

规范管理

织密心理健康防治网

平时沉默少语的小A一首《黑桃A》燃爆全场,豆蔻年华的小B用优美的爵士舞吸引大家的眼球,小C演唱的《海底》如此清澈动人,小D朗诵高尔基的《海燕》铿锵有力;小F的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将大家带进精彩的故事世界中……

天空最美的是明月,人间最美的是童年。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市四院儿少精神病房精心筹备了“庆六一”文艺汇演,还准备了许多水果和零食,作为孩子们的节日礼物,让孩子们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一人之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之健康是立国之基。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是现代化的主体,是现代化活动的实际承担者。只有加强人的生理素质、社会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建设,促进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心态稳定和人际和谐,才能提高社会心理健康指数,提升公众幸福感,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

市四院始终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悠悠之生立一技之长,以匠心激发创新的力量,不断优化举措,解决患者现实困难,提升人民群众就医满意度。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市四院充分发挥技术辐射作用,加强基层精防人员队伍建设,公卫科人员与各县(市、区)卫健局、疾控科相互协调,提高了县区精防队伍的服务能力与业务水平;全院千余名工作人员以各自家乡为半径,进家入户协助进行精神障碍患者的筛查、评估、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画出了精神卫生管理的最大同心圆。

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该院督促县区管理员提前汇报本月的任务数与完成情况,每个月开展数据质控,对各县(市、区)的报告患病率、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规律服药率、面访率、体检率进行比较和通报,发现问题,持续改进;通过科普宣传、团体心理疏导、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入户随访、重点人群点对点干预等措施,提高大众对精神卫生疾病的认知,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缓解心理问题突出群体的心理压力,点对点疏导心理问题严重的特殊人员,为构建平安和谐、稳定安宁、幸福健康聊城保驾护航。

时间,见证了一个医院奔跑的力量;足迹,折射出一门学科发展的成果。如今的市四院,正严格落实市委“三提三敢”要求,紧扣重点工作任务,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以务实管用的举措破解工作难题,站稳群众立场,增强民生福祉,为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汇聚蓬勃力量,全面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3-08-22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打造精神卫生服务新名片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7513.html 1 勇夺全省前三的“健康心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