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制造业强区”的脊梁
——开发区重点项目建设纪实
■ 本报记者 崔崴
本报通讯员 赵文高
新材料及高端装备智造产业园,项目总占地248亩,目前已落地4个项目,总投资23.5亿元;
上海极锐超硬新材料项目,总投资6亿元,建成后可年产金刚石4亿克拉、复合片20万片,销售收入5.7亿元……
战高温、斗酷暑,项目建设掀热潮。在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跨越赶超、大干快上的澎湃氛围再度扑面而来。
宏图入怀,时开新境。今年以来,开发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市委“三提三敢”工作要求,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稳增长、促发展、防风险、惠民生,全区经济运行进中提质、持续向好。上半年,全区GDP完成91.2亿元,增长7.3%;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79.5亿元,增长9.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3亿元,增长10.8%,均居全市前列。
提标——抓增量招大引强
在开发区外资企业集聚区,韩国希杰集团、第一饲料集团、荷兰帝斯曼等10家外资企业已在此落户扎根。随着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外资企业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光”,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其中,希杰集团实现“十连投”,总投资额超5亿美元。
今年,开发区以“起跑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势头找准靶向,在“招什么”上精准聚焦。
开发区彻底摒弃“挖到篮子里就是菜”的思想,重点围绕金属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做文章,围绕世界500强企业、颠覆性创新技术行业,持续在招大引强上下功夫。
6月2日,在2023聊城(粤港澳)双招双引推介会上,香港宏安集团投资6.3亿元的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发地供港蔬菜配送基地项目、香港时昌控股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的预制菜产业化研发生产项目双双签约。在此之前,投资50亿元的BIPV全透明太阳能发电玻璃项目、投资5亿元的江苏大生集团现代化自动纺织技改提升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开发区。
开发区以“全力争当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决心,在“怎么招”上凝心聚力。
今年以来,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队走南闯北,外出招商。总计外出招商24次,对接洽谈项目65个,拜访企业69家,累计签约过亿元项目33个,其中过50亿元项目1个、过10亿元项目7个、过5亿元项目5个。
截至目前,开发区共签约过亿元招商引资项目33个,协议总投资额203.1亿元。4月份、5月份招商引资月度评价成绩连续两个月位居全市第一,二季度“夺旗打榜”成绩位居全市第二,外资总量位居全市第三位。上半年招商引资各项指标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提速——抓存量提质增效
项目引进来,落地是关键。
近日,记者来到开发区新材料及高端装备智造产业园,顺着机械的轰鸣声望去,两台吊车正挥舞着“长臂”,一根根钢柱被立了起来,好似一片钢铁树林;工人们正争分夺秒施工,(下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