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制造业强区”的脊梁

(上接1版)有的在搬运隔墙砖,有的在切割钢筋,卡车来回穿梭着运送建筑材料……

“我们倒排工期,上足机械、上足人力,每天召开生产会议,每周进行工作总结及部署,将目标反复细化,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产业园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占地248亩,目前已落地4个项目,总投资23.5亿元。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开发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把工地当阵地,把项目当战场,谋划确定9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33.9亿元,全面推行重点项目县级干部帮包机制,设立“项目管家”,优化全链条审批流程,着力做好跟踪服务,把拿地“等待期”变为建设“加速期”。目前,所有实施类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全部超过序时进度。“北科新材料高端智能装配式研发制造项目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得益于开发区提出的‘项目管家’工作机制。”项目副总常春雷说。

作为开发区生物食品医药产业的代表性项目,山东凝善堂大健康产业基地项目与广药“陈李济”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量身定制国际先进生产线。项目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利税1.2亿元,带动就业500余人,是中华老字号广药“陈李济”在北方最重要的生产加工基地。“项目自去年底启动,从土地征迁、十证齐发到工程设计建设,目前达到试运营条件,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再一次刷新了项目建设的‘开发区速度’。”山东凝善堂大健康产业基地项目负责人这样说。

提能力——抓环境优化提升

6月17日,周六早上8点30分,开发区机关第二食堂。

开发区高端钛合金零部件产业化项目负责人李建军提前来到,如约参加“营商环境畅聊早餐会”,同来的还有几位企业家代表。他们受邀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继渠共进早餐,面对面畅聊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寻求的政策支持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也围桌而坐。

甫一落座,赵继渠就与大家拉起了家常,招呼大家“不要拘束,多吃点”。

“手续办得怎么样了?”“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想法和建议?”……赵继渠开门见山,推心置腹地和大家边吃边聊。

针对企业提出的等地期较长、落地手续专业性强和工程建设审批流程烦琐等问题,赵继渠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每个企业量身定做了一套工程建设审批手续办理路线图,以帮助企业解决在工程建设手续办理等方面遇到的难题。

“真没想到,困扰我们许久的问题吃了顿早餐就解决了,我们在开发区发展更有信心了……”李建军说出了企业家们共同的心声。

“早餐会”是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的一个缩影。开发区完善督导问责、考核评价、奖励激励工作机制,营造全员招商工作格局,动员全区上下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头抢项目、促签约,推动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项目加速落地。

“在资金方面,我们坚持跑省进京、跑部进厅,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上级盘子。”提到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工作,开发区相关负责人打开了话匣子:“在土地方面,唤醒沉睡土地资源、推进闲置资产再开发再利用,引进50亿元BIPV全透明太阳能发电玻璃项目、20亿元碳中和产业园等项目,盘活新华联、通洋氢能等低效用地1076亩,‘零地招商’引来了‘金凤凰’。”

营商环境的好坏,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今年以来,开发区新增市场主体5244家,同比增22.1%,市场主体满意度,由去年第8名提升到今年第2名。

一个个重大项目,支撑起开发区赶超发展的美好明天。一波接一波的项目建设热潮,涌动在开发区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站在奋进发展的时代潮头,开发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三提三敢’工作要求,抢抓发展机遇,以更大决心、更足干劲、更硬举措,推动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见效,为谱写‘六个新聊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开发区力量。”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贾鹏柱表示。

2023-08-23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7564.html 1 挺起“制造业强区”的脊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