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推动住房公积金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 夏旭光) “今年以来,全市归集公积金32.4亿元,同比增长14.58%。归集余额210.46亿元,历史性突破200亿元大关。”8月23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沛森告诉记者,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认真落实市委“三提三敢”工作要求,以推动住房公积金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抓好“干部执行力、标准化服务”两大提升,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狠抓归集扩面,制度覆盖面稳步提升。对未建、未达、欠断的企业和单位,分类施策,建立催建催缴台账,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加大催建催缴力度。上半年,新增缴存单位635家、11274人;催缴单位550家、23284人,补缴金额6994.55万元。
狠抓民生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先后推出青年首套房及多子女家庭支持政策、开展公积金“鑫”E贷业务,精准助推全市经济发展。通过青年首套房政策为572位青年发放贷款1.78亿元,累计办理亲情提取71笔、787.48万元;通过多子女支持政策为268户多子女家庭发放贷款9781.2万元;通过“鑫”E贷向122家小微企业发放扶持贷款1.3亿元,为全市31772名新市民发放个人消费贷款12.3亿元。
狠抓改革创新,发展活力得到激发。上半年,试行内部巡察、开展预转实行动、打造无证明公积金三项做法分别被省住建厅、省大数据局在全省推广并作经验介绍。
狠抓风险防控,安全底线不断夯实。强化逾期贷款管理,建立并严格执行3期即起诉制度,开展“逾期化解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截至6月底,当年清收逾期贷款263笔、230.28万元;累计清收逾期贷款1909笔、1702.18万元。强化“预转实”专项行动,上半年,共有6014笔、22.07亿元预告抵押贷款转为正式抵押,有力防范了期房抵押贷款风险。
李沛森说,下一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重点支持自住型购房,优惠政策集中向首套购房、多子女家庭倾斜,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充分挖掘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潜能,以新市民、非公单位及个体工商户等群体为重点,切实增强归集扩面工作的针对性,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制度红利,实现“应缴尽缴、愿缴能缴”;在便民利企、提升群众满意度上狠下功夫,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完善监督检查和内部防控机制,深化电子稽查工具运用,加强逾期贷款催收管理,力争实现公积金新增贷款“零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