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大豆的“七十二变”

■ 本报记者 刘亚杰 马永伟

豆腐、豆油、豆浆、豆皮、豆瓣酱……大豆怎么转化,通常人们能想到的无非是这些。可是对于大豆产业的先行者来说,这些远远不够。

我们常用“七十二变”比喻变化多端,8月18日,记者在位于高唐县经济开发区的山东国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现,该公司运用先进的技术,完成了一粒大豆的“七十二变”,不仅延长了产业链,也让大豆的附加值成倍增长。

豆粕依次经过不同罐体、分离机,提炼出液态蛋白,然后进入干燥车间制作成粉……在山东国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豆蛋白萃取车间内,巨型罐体和离心机成排分布,一名工作人员正站在电脑屏幕前调试设备。

“大豆,可以说浑身是宝。”山东国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庆奎告诉记者,大豆不仅可以榨取豆油,豆粕、豆渣等,还可以制作优质蛋白。加工后产生的废料可以制成各种有机肥,播撒到田间地头。在山东国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粒普通的豆子被“吃干榨净”,得到了最大利用。

山东国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是一家集大豆蛋白生产及蛋白产品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与推广于一体的高端蛋白系列产品加工企业。其主要产品有非转基因大豆油、高端大豆分离蛋白、营养组织蛋白、食用膳食纤维等。广泛应用于保健品、特医食品、蛋白饮料和植物基素食等大健康领域。

“目前,国内大豆蛋白加工生产企业大都在行业中低端市场徘徊,并在同质化产品的价格战中内耗,高端大豆蛋白加工作为非转基因大豆精深加工产业中最具潜力的领域,市场前景广阔。”赵庆奎说,为了进入大豆蛋白高端市场,做强大豆蛋白产业,他们在传统大豆蛋白生产工艺基础上,新上“高端大豆蛋白产业化项目”,并成为2021年聊城深圳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招商项目,被列为2021年山东省重大项目。

“公司目前具备年加工非转基因大豆15万吨,年生产非转基因大豆油2.55万吨、高端大豆分离蛋白3万吨、组织蛋白2万吨、食用膳食纤维1.5万吨的生产能力。”赵庆奎告诉记者,目前企业有高端大豆蛋白生产线4条,食用大豆膳食纤维生产线3条,同步建设了CNAS化验室,研发中心、污水处理、净水处理等配套设施,新上设备700余台(套)。并建有“聊城市植物蛋白高值化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与东北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已累计取得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2023年,高唐县提出打造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两大百亿产业发展目标,聚力实施制造业强县建设“新突破”,加快构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载体集成”的发展格局。据了解,今年该企业还将投资建设2万吨浓缩大豆蛋白产业链提升项目。项目投产后,可年产浓缩蛋白2万吨,酱油粕10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5亿元,税收5300万元。该项目将进一步整合现有国宏集团公司改性大豆蛋白系列产品、组织化浓缩蛋白、3万吨大豆油等产业资源,建成大豆—低温豆粕—高温酱油粕—大豆蛋白粉—大豆浓缩蛋白—大豆组织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的完整深加工产业链,打造全国重要的大豆蛋白产业基地。

2023-08-25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7732.html 1 一粒大豆的“七十二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