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青年 新聊城 新未来
(上接1版)再次向世界展示了走在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上的“青春力量”。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聊城被誉为“江北水城·两河明珠”,是黄河和京杭大运河唯一实质性交汇城市,丰富的水资源为聊城提供了青春向上的昂扬斗志,也为聊城开展龙舟运动提供了天然的水文条件。在不久前闭幕的第16届世界龙舟锦标赛中,聊城大学龙舟队勇夺6金1银,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一支来自北方城市的青年龙舟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传统产业“活”起来,新兴产业“长”起来,聊城为广大青年创业、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里有全国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之一——“中国轴承之乡”临清;这里有全球铝及铝深加工行业领军企业——信发集团;这里制造的彩涂板,被用于铺装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这里制造的导线,已经成为高铁工程中的“生命线”……从高端装备制造到节能环保、生物产业等高端新兴项目,如今聊城的产业集群“朋友圈”越来越广。从新材料到新业态,聊城处处迸发着新鲜活力。
在年轻人喜爱的“萌宠小镇”,朝气蓬勃的业态吸引了清华大学等诸多青年科研团队前来聊城创业。在垂柳依依的洛神湖畔,熬制千年的东阿阿胶用秋天的第一杯“阿胶奶茶”找到了年轻人的“流量密码”。这里还是养生福地,阿胶、灵芝、桑黄,聊城“新三宝”声名远播,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名片……
如今,来到聊城,你可以在高楼林立间感受城市发展的青春律动,也可以在细水长流中细品沉淀千年的水城声音。宜居、宜游、宜商、宜业的新聊城,正敞开怀抱欢迎四海青年。
青春之城“有的聊”
音乐节,是展示城市活力的窗口,也是表达美好生活的载体。8月18日,市委书记李长萍登上央视舞台推介“青”爱的聊城,分享了城市的青春故事,鼓励青年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创造万千气象、别样精彩,并向广大青年发出邀请,共做青春合伙人。
近年来,聊城市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聚焦“为青年人筑城”,持续打造“安居、乐业、活力、有为”的多彩、奋斗之城,大力实施“青年兴聊”工程,打响“青聊有约”品牌,出台了一大批惠青政策措施,推动聊城和青年在“双向奔赴”中共成长。
围绕青年来聊留聊创业就业,我市出台《关于实施“青年兴聊”工程的意见》,27个部门联合出台12个配套实施细则,先后举办各类活动,吸引8.9万余人次求职,近8000人达成就业意向。
我市不断强化青年住房安居保障,进一步降低青年购房成本;实施“青年优居计划”,建设“青年驿站”59处,为来聊、回聊就业创业、求职考试的中职或高校应届毕业及毕业3年内的外地学生提供免费住宿服务,让广大青年朋友轻松安居乐业。
在城市发展规划布局上,我市也充分体现青年需求、考虑青年因素,推进老旧街区改造,鼓励青年广泛参与,促进古城区业态活化;推进聊城市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打造大学科技园、启迪之星、留学人员创业园等青年创业园区,为创业青年提供免费工位和办公场所。
漫步水上古城,140余个新业态让你转角就能遇见惊喜。你可以在随处可见的“青春特色门店”内品一杯咖啡、读一本好书,还可以沉浸于特色街区,感受东关街的烟火、米市街的休闲;你可以赴一场古城之约,触摸悠远历史、感悟深邃文化,还可以欣赏河湖秀美、邂逅时尚浪漫……
从吃、住、行、游、娱的“随身小事”,到求职就业的“人生大事”,只要来聊,就“有的聊”。只要来聊,就能“聊得来”。聊城,正在以青春向上、包容开放、热情好客的姿态喜迎八方来客。
两河之约,青春之约。据了解,我市将以本次音乐节为契机,在未来策划系列音乐主题活动,力争做到周周有演艺、月月有小型音乐活动、季季有中型音乐会、年年有大型音乐节(演唱会),努力将聊城打造成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江北水城·两河明珠”音乐之城,成为促进我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撑和聊城的城市文化名片。
新青年音乐节的举办,将为聊城带来新的生机,助力聊城加快成为一座令人向往的青春之城、活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