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港:三省交界“出海口”
■ 文/图 本报记者 田柏林
8月30日,走进位于临清市的鲁西国际陆港,一列发往青岛港的集装箱班列正在进行编组。临清内陆港作为山东港口最早规划建设的内陆港,先后开通了临清至青岛港、乌鲁木齐、广州、重庆的集装箱货运班列,至今保持着全省运力第一的纪录。今年1至5月份,临清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04万标箱,同比增幅2.5%,位居山东港口33个内陆港之首,被评为“山东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纺织、轴承是临清的主导产业,产品广受欢迎,远销海外。但临清位于鲁西,与河北省交界,处于省内交通末梢,过去物流运输基本以公路为主,用时较长,成本较高,单一的运输模式制约着企业开展出口贸易的步伐。现在通过海铁联运的运输方式,不但可以节约运输成本,还能尽快将货物送到海外客户的手中。
海铁联运的低成本、高效率等优势,让其成为临清港在内陆的“金字招牌”。据临清青港国际物流园副总经理李长青介绍,不仅有本地的外贸企业产品从临清发出,河南、河北等周边省市不少企业产品也从临清内陆港发往各个港口,辐射临清周边二三百公里。“像河南的玻璃产品、河北的太阳能板等全部从临清内陆港出口到韩国、美国等地,最多时候一个月能运输五六百个集装箱。”李长青说。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临清市依托冀鲁豫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举全市之力建设鲁西国际陆港,与山东港口集团双向奔赴、深化合作,实施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三年攻坚行动,以港促产、以产带城,构建立足鲁西北、辐射冀鲁豫,对接省会经济圈、服务京津冀的区域性现代化物流中心,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再创“运河名城”新辉煌,为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