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木家具镶嵌艺术的华美气质
——“我要上展会”系列报道之阳谷顾氏红木家具
编者按 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第二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将于9月14日至18日在济南举办。本届博览会以“创见美好 智造未来”为主题,突出文化两创、乡村振兴、山东手造、数字文化,凸显时代特色、山东特色,必将是一届守正创新、出圈出彩的盛会。我市积极做好备展参展各项工作,通过博览会把更多具有“两河”风采、聊城特色的好产品、好创意,尤其是“聊·胜一筹!”品牌农产品、“聊城新三宝”、聊城手造和中医药文化展示推广到全国各地、世界各地。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喜迎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专栏,对我市筹备组织工作和独具特色的文旅企业、手造产品进行集中报道,挖掘生动故事和鲜活典型,展现聊城在文旅融合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赵琦
巧手琢木魂,方寸见匠心。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开幕在即,省级非遗顾氏红木镶嵌技艺非遗传承人顾玉霞将带着自己的百宝镶嵌首饰盒、博古架、如意等数件作品参展,站在国际舞台上向更多人展示红木雕刻、镶嵌技艺的独特魅力。9月7日,顾玉霞向记者介绍了她用时一年半创作的红木艺术品。
百宝镶嵌技艺 比肩明清水平
选材上乘的小叶紫檀,采用近十种玉石雕刻、镶嵌的花鸟图案,还有近乎完美的木作技艺,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块,就是顾玉霞创作的“百宝玉石镶嵌花鸟首饰盒”,这也代表了顾氏红木的最高水平。
初见这款首饰盒,很多人只觉得典雅大气,其实背后的制作工艺也堪称一绝。首先需要选择一块独木,将其分割成大小不一的面板,然后再通过榫卯结构固定骨架。在雕刻图案时,顾玉霞坚持做到“有迹可循”,即每一个图案都必须有自己的出处,比如这件“百宝玉石镶嵌花鸟首饰盒”上面的图案就出自故宫博物院的一本书《故宫花鸟谱》。
为了还原图谱上的色彩,顾玉霞必须寻找最合适的玉石进行雕刻,这就考验制作者对玉石、玉矿的了解程度。比如树叶的选材是碧玉,树枝采用的是象牙,花蕊用海贝雕刻而成,比翼鸟的眼球则为猫眼石……方寸之间,就能让人感受到雕刻、镶嵌艺术的简而不繁、华而不奢。在此之前,顾玉霞就曾用70多种玉石创作过一幅山水画,见者无不惊叹这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仔细观察首饰盒上面的图案,只见鸟儿的羽毛纹理清晰、纤毫毕现,两只鸟儿凝神对视,仿佛诉说着款款情话。“刻羽毛的时候要一端粗一端细,刻痕不能太深,又不能太浅,还要刻出真实的羽毛所具有的那种光泽度……每一刀下去,都要有一定的力度。”顾玉霞介绍,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并不简单,自己也是潜心苦练了许多年。
在镶嵌纹样的收集过程中,顾玉霞利用大量时间和精力整理了中国历代以来的《中国纹样全集》《西清古鉴硫》等书籍以及流失海外的文物书籍资料,绘制各种纹样的一比一手稿,储备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走在了民间制作的前沿。
之后,顾玉霞开始研究海外流失的经典器物,绘制图稿,做了大量的复原工作,对黄杨木镶嵌、百宝嵌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梳理整理百宝嵌技艺,目前顾氏红木所采用的百宝嵌技艺水平基本达到了明清两代现存实物的水平。”顾玉霞介绍,目前已经创作复刻了清代郎世宁《午瑞图》以及元代任仁发《秋水凫鹭图》百宝镶嵌紫檀挂屏。
艺为器之魂 材为器之本
顾玉霞介绍,其实红木雕刻最早是在家具上进行雕工。在2013年,顾玉霞注册成立了阳谷顾氏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创作具有传承意义的明式、清式、宫廷式家具器物,绘制了配属纹饰、纹样、镶嵌图纸2000余份。为了让自己的作品尽善尽美,顾玉霞三次进入故宫博物院,学习宫廷家具制作的工艺过程。
“从原木到成型,包括选料、干燥、配料、榫卯、雕刻、组装、二次干燥、打磨、打蜡等工序,更重要的是讲究材韵器型。”顾玉霞说,在雕刻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刻刀的转折、顿挫、凹凸、起伏等技巧,精雕细琢,这样才能成就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佳作。
“榫卯结构又称‘千年牢’,是实木家具的灵魂,如同人体的骨架,是整个家具的重要支撑。”顾玉霞说,顾氏红木家具都是纯榫卯结构,不用一颗钉子打造的实木家具,用的时间越长,家具反而更稳固。
在经过描线、起底、修光、细刻等流程后,一块木材变得精美细腻、生动传神。座椅、屏风、窗格……木雕所至之处,古朴典雅。特别是木雕工艺与家具、工艺品等相结合后,彰显出一种闲适淡雅的生活意境。
几千年时空更迭,天地间万象纷呈。红木雕刻就是镌刻时光、独显风情的艺术作品。对于即将参展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顾玉霞说:“这是自己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将是一个新的起点。自己会一如既往深耕红木镶嵌、雕刻技艺,让聊城的文化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