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高新区文轩中学亮点工作管窥
■ 岳殿举 陈希
高新区文轩中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坚持文轩办学特色,重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推行低重心教学,以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为突破口,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五育并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常态化举行升旗仪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举办“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红色故事演讲大赛,开展党史团史学习教育、“黄河文化进校园”等活动……高新区文轩中学把党建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成立以党员教师为骨干的思政工作室,扎实推进党教融合发展,引领广大青少年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作为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主持人、聊城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高新区文轩中学党支部书记李泽红发表论文多篇,著有《教育原来可以这样做》与《有温度的教育》两部专著,先后获得聊城市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国家级二等奖等奖项,被评为“齐鲁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高新区文轩中学聚焦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聚焦传承红色基因,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团结、教育、引领广大青少年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李泽红说。
强化校本教研
促进教学水平稳步提升
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校本教研。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高新区文轩中学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开展集体教研和公开课展示活动。学校利用每周四、周五下午的教研时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加强集体研讨,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难题进行研讨交流,寻求解决办法,也为各教研组、备课组打磨优秀课例或进行单元备课研讨搭建了平台。校本教研极大地加强了学校教师的团队凝聚力,教师们不断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使得校本教研成为高新区文轩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平台。
自主学习。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写好读书心得。同时,学校及时组织教师开展交流研讨,分享经验心得,促进教师共同进步提高。
教学研讨。学校以学科组、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教师在备课组充分教研的基础上各展风采,在“讲课、观课、评课”系列活动中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观摩交流。以优课、精品课等优秀课例为学习资源,各学科教研组长组织组内教师观课、重点研课,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指导引领作用,让教师在观他人的课的同时,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研讨课标。学校大力推动教师深入开展基于各学科《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研究,利用大教研时间研读课标、研讨中考题,领悟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中考命题的规律和方向,进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评价能力。
课题引领。为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真正提高教师理论修养,使研究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推动教育教学水平提升,高新区文轩中学要求每个备课组着眼于平时教学的小问题,逐步形成研究的课题,潜心钻研,取得成果,更好服务于教学。
落实“五育并举”
培养学生完善人格
高新区文轩中学开设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由专职老师授课,分为缝缝补补我能行、分类存放学习资料、修理简单的日常劳动工具、对校园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等8个模块学习。学生填写劳动活动记录表,记录劳动课程,撰写心得体会和自我评价,家长和教师也及时给予评价、鼓励,促使学生养成收拾归纳习惯,进而拓展学生视野。
高新区文轩中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中小学生体育运动的规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阳光大课间活动。阳光大课间活动充分保障学生的运动时间,通过跑操、做广播体操、练习传统武术八段锦、跳绳等运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规范意识。学校利用体育课堂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武术八段锦,让八段锦成为校园课间操的特色,既强健了学生体魄,又增强了学生对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和热爱,展现了全校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新区文轩中学还经常举办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羽毛球比赛、田径运动会等,积极搭建竞技平台,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竞技水平,展现学生多彩个性,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高新区文轩中学将不断充实办学内涵,完善育人体系,构建“五育并举”教育新样态,形成品牌亮点,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