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赋能“双减” 教学提质增效
——高新区天津路小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纪实
■ 刘庆功 刘守坤
搭建大体育平台,用体育工作为“双减”赋能;打造生动高效课堂,全力向35分钟要教学质量;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实现书面作业的在校完成;扎实做好学困生辅导,持续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落实“双减”过程中,高新区天津路小学结合自身教育优势和发展特色,创新思路,稳中求进,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体育赋能 绽放青春活力
整齐的队伍,欢快的乐声……这是天津路小学操场上阳光大课间展现的生动场景。学生们正在表演《健康动起来》韵律操。这套韵律操是该校体育组老师精心编排设计的具有学校特色的一种运动方式,它将基本体操、舞蹈动作有机融合,动作舒展优美、简单易学。通过这套韵律操,该校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达到一小时。
操场上,学生们随律而动,青春的笑容绽放在他们的脸上。节奏欢快的《健康动起来》韵律操,充分展现出学子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音乐旋律欢快活泼,学生动作整齐轻快,这是健、力、美的综合展现。教师也参与其中,与孩子们一起展示运动的风采。
天津路小学十分重视打造体育特色,努力搭建符合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的大体育平台,用体育优势为“双减”赋能,推动“双减”政策见实效。制定并出台了《天津路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方案》,同时还准备了室内和室外两套活动内容,根据天气和环境要求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在阳光大课间,每个班级的学生统一着装,迈着整齐的步伐,依次入场。先跑步热身,然后,开始进行富有特色的体育运动。除了《健康动起来》韵律操外,《文明礼仪操》是学校的又一大特色。在校园这个既严肃又活泼的环境中,学生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讲礼貌、懂礼仪。
通过大课间活动,学生的体质得到明显提升,为“双减”减负不减质奠定了身体素质基础。
生动课堂 向35分钟要质量
在六年级二班的课堂上,学生周思语正在给班里的同学讲解古诗《送元二使安西》。通过让学生行动起来,带动课堂效果生动起来,使课堂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从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探究,从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发展,这是天津路小学一直坚持的一种课堂学习方式。课堂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也可以与同学们交流彼此不同的想法,还可以上台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学生们积极性很高,非常开心。
“生动课堂”是天津路小学的特色。课堂中教师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每一处感官,让学生眼动学会观察、口动学会表达、手动学会操作、脑动学会思考,从而达到学生全行动,课堂真生动的效果。在课堂中,教师走下台、学生走上台,讲台不再是教师的专属,而是变成了孩子们展示放飞的舞台。
天津路小学创办的“生动课堂开讲啦”,以系列视频录制的形式为孩子们提供展示的舞台。“生动课堂”的开讲,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活跃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的课堂我做主。这就翻转了传统课堂的模式,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得到根本的改变,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能够理解教材。这是天津路小学近年来创新教学思维、进行教学改革的成果。截至目前,“生动课堂开讲啦”英语篇已达55期,语文篇已达279期,数学篇已达300期。
为实现“双减”不减质,学校教学全力向35分钟要质量,打造生动高效课堂。该校一直坚持“展示即交流,交流即提升”的教育发展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方面能督促学生提前预习、理解透彻课程,另一方面能锻炼学生上台演讲、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效果明显。
课后服务 让作业提质减负
教师落实精讲多练多动,让学生通过展示,扎实“读、写、算、记”基本功,小组合作动起来,在“操作、思考、讨论”中增强研究体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这为课后服务打下了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
同时,教师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切实做到作业的提质减负。在课后服务中,学校精心选配辅导教师,第一时间解决学生作业中的共性和个性化问题,明显提高了学生作业效率,实现了书面作业的在校完成,减轻了家长的辅导负担。
另外,学校还扎实做好学困生辅导和“五项管理”实施工作,为管理压力做“除法”。各班级关注学困生,使他们从点滴的学习获得感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持续促进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天津路小学通过打造特色阳光大课间、生动课堂,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在课堂中感受自信、享受快乐。同时,通过优化作业布置、开展“5+2延时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体魄,进一步为“双减”赋能,推动“双减”政策见实效,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